當第一縷陽光灑在鴛鴦湖畔,智能安防攝像頭已悄然完成街區巡查;傍晚時分的南湖天地,游客如織、“紅船義警”整裝待發;深夜的烏鎮互聯網產業園燈火通明,見證了互聯網產業與技術的“變與不變”……這些看似平凡的場景,正是平安嘉興建設的最佳注腳。
從“被動應對”到“主動創安”,從“城市安全”到“全域平安”,平安嘉興建設如一面鮮明旗幟,引領著城市邁向高質量發展,守護著百姓的安居樂業,正在書寫新時代平安建設的鮮活樣本。
堅持統籌推進 擦亮平安底色
21年來,嘉興以革命紅船起航地的政治擔當,全力維護政治安全、社會安定、人民安寧,連續20年榮獲省級“平安市”稱號,率先捧回“二星平安金鼎”和平安中國建設最高榮譽“長安杯”。
南湖畔靚麗“楓警線”
嘉興堅持標本兼治方針,以防范化解影響安全穩定突出風險為重點,牢固樹立“既要靠前、又要兜底”主動維穩理念,深入探索“五剛五柔”韌性治理,創新落實重大涉穩問題清單式交辦,重大決策社會風險評估、重大活動智能、無感、動態、和諧新模式等維護社會穩定常態化工作機制,深入實施穩定風險大排查大起底大整治,強化源頭管控、屬地穩控、精準防控,全力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風險攻堅戰。2024年,全市電詐發案數、案損數同比雙下降,19起百萬元以上電詐案件實現全破;道路交通事故亡人數連續7年保持下降;命案發案同比下降36.8%。
同時,嘉興堅持大平安理念貫穿全程,把平安創建工作擺到經濟社會發展總體布局中來謀劃推進:修訂頒布《嘉興市城鄉網格化服務管理條例》等一系列地方性法規和政策文件,完善實施“三查三整改”“四不兩直”檢查交辦等工作機制和舉措,平安建設組織體制機制更加健全完善;嚴格落實平安建設領導責任制,堅持“一把手抓、抓一把手”,市委常委會每季度召開平安穩定形勢分析會,各地各部門及時研究解決重點難點問題,形成了各方面工作統籌考慮平安創建,平安建設保障促進各方面工作的良好局面。
嘉興地區生產總值從2004年的855.6億元上升到2024年的7569.53億元,4個縣(市、區)進入GDP“千億俱樂部”、全市規上工業增加值2920.15億元、第三產業增加值3669.19億元。2024年,嘉興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2249元,絕對值連續21年保持全省首位;城鄉居民收入比1.51,連續6年保持全省差距最小……真正做到了“經濟報表”和“平安報表”兩手抓、兩不誤、兩促進。
點滴“小平安” 匯聚全域“大平安”
《浙江省平安建設條例》明確提出平安建設是全社會共同責任,任何單位和個人都有著維護社會安全穩定的責任。早在2008年,嘉興就著手開展系統(行業)平安建設,引導各行業領域自覺履行平安建設責任。
經過多年努力,全市已形成了黨政主導、條條發力、塊塊抓總、條抓塊統的立體化建設格局,開展了平安道路、平安醫院、平安校園、平安工業園區、平安工地、平安寄遞、平安家庭分領域的系統(行業)平安建設,以各領域、各行業的“小平安”累積整體、全域的“大平安”。
建設領域平安工地現場會
嘉興在系統(行業)平安建設中堅持補短板強弱項,以防范化解行業系統重大風險隱患為主線,努力消除盲點死角,在平安家庭建設中,實施“三色法”工作機制,重點壓降因婚姻家庭矛盾引發的命案;在平安道路建設中,建立“發一防十”、聯防聯控、嚴防嚴控等交通安全責任體系,重點壓降交通亡人事故;在推進平安消防場所建設中,實施消防安全共治,強化出租房、城中村“多合一”等高風險場所綜合整治,重點壓降火災亡人事故;在平安企業建設中,開展“遏重大”事故專項行動,實施事故處置應急演練,重點壓降安全生產亡人事故。嘉興對矛盾信訪、刑事案件、交通事故、生產安全事故、火災事故等多發的鎮(街道),組織公安、信訪、應急、消防等部門每年開展重點整治。
應急演練
大數據時代,平安建設離不開數字助力,數字化改革已貫穿到嘉興系統(行業)平安建設全過程:在智安街道建設中開展公共場所、特種行業、居民小區、重點單位、街面道路、智安樓宇六類場景標準化建設,實現“公安網、視頻專網、政務外網和互聯網”四網融合,“省、市、縣、鎮(街道)”四級覆蓋;在平安工地建設中建立智安工地平臺,涵蓋在建項目的重大危險源、起重機械、揚塵噪音等運行和監管的近2000項數據;在平安燃氣站建設中建立智慧燃氣綜合管理平臺,動態監測場站儲罐的液位、溫度、壓力,動態跟蹤實名登記率、人戶安檢率,并自動捕捉特殊敏感人群涉嫌違法行為等信息,即時傳送至執法部門。
標準化建設 暢行平安之路
“很久沒來了,沒想到現在的鄉村道路已經那么亮堂了,以前夜里黑漆漆的,視線不好,開車很費眼。”前不久,市民李先生前往南湖區大橋鎮倪家浜村喝喜酒,他發現道路情況跟幾年前已完全不同了,路口原有的警示柱加裝了發光蓋帽,每個路口的標線四周安裝了LED主動發光設施,道路兩側加設裝上了集成同頻發光道釘。
這個改變得益于嘉興開展城鄉路口標準化建設。自2022年起,市、縣兩級政府將其列入民生實事項目,全市共完成2449個城鄉道路路口標準化建設。2024年,為鞏固交通安全大會戰以及路口標準化建設取得的成效,嘉興進一步發力,升級實施——星光工程,重點圍繞農村道路“無路燈照明、無交通信號燈、無標志標線”的路口、彎道,安裝一批主動發光地埋式LED設施,提升了道路開口的識別及低能見度條件下的警示效果,為過往的車輛和行人提供了清晰、可靠的視覺指引,極大提升了道路的安全性,讓群眾在“星光”的守護下安全出行。
對于城鄉路口標準化建設,感觸最深的是生活在附近的村民?!案脑烨埃捎诼房诙?、樹木密,路燈無法覆蓋全程,遠遠看去道路上亮一段暗一段,晚上出行總提心吊膽,覺得不安全?,F在好了,有了這個‘星光’,司機很遠就可以知道這里有路口,就能提前踩剎車降降速,對我們都好,大家晚上出來散步更放心了,總之蠻安全的。”馬橋街道馬橋村的村民們對家門口道路的變化很滿意。
2024年,嘉興共完成1500處“星光”路口建設,最大限度實現安全隱患“動態清零”。自城鄉路口標準化建設開展以來,嘉興萬車死亡率從2021年的0.99%下降到0.77%。
城鄉道路標準化建設
法治高質量護航 優化營商環境
在經濟發展的浪潮中,營商環境的優劣成為城市競爭力的關鍵要素。嘉興秉持“法治是最好的營商環境”的理念,扎實推進“最嘉法護”集成改革,以法治增值服務助力企業健康發展。
在降低企業涉訴風險方面,“最嘉法護”健全企呼我應機制,打造“安商驛站”法治服務品牌,綜合分析近三年涉企案件,推出商業秘密、勞資關系、生態環保等10個法律服務專場,為企業量身定制法律服務;開發“企業風險智治”應用,確保針對性開展預警和救治,促進200余家企業自我規范管理;規范電子簽約流程,開發“桐e簽”智能合約應用,為交易雙方提供在線簽約服務,實現人員信息一體認證、合同一鍵生成、記錄一鏈存證,有效降低成訴風險。
在減輕企業涉訴負擔方面,“最嘉法護”完善刑事快辦機制,建立政法一體化涉企刑事案件快辦中心,由公檢法司共同派遣專人入駐,通過“專業辦、集中辦、一體辦”,司法資源節約30%。創新辦案模式,公檢法協同配合,涉企刑事案件辦案效率大幅提升:市公安局運用遠程取證系統,讓辦案民警與在押嫌犯、外地當事人實現遠程視頻互通;市檢察院采取“要素式”訊問模式,提升公訴審查速度;市法院通過集中審查案件、多案聯審,推動當庭宣判當日送達。公檢法司聯合出臺涉企刑事案件智能快辦速裁機制、輕微刑事案件從寬處理辦案指引等制度,首創涉企案件快速追贓挽損工作機制,有效減少企業涉訴成本。
在保障企業勝訴權益方面,“最嘉法護”優化能動執行機制,創新打造“執行和解監管平臺”,以大數據鑒別被執行企業履行能力,確保科學制定和精準督促分期履行;創新開發“活查封”管理應用,以視頻電子監管取代傳統查封,確保查封設備可正常使用,讓企業生產經營不中斷;推動企業單位入駐“法院執行一件事”平臺,上線協作事項60余項,實現對主要財產形式的集成查控。
“安商驛站”企業涉外商事法律風險防范專場活動
共建共治共享 夯實平安建設社會基礎
嘉興的城與鄉,各有各的“治理經”,但都有一個共性——廣泛的群眾參與。從發端于桐鄉的“三治”探索,在黨的十九大上被正式寫入人大會報告,到“加強農村基層基礎工作,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鄉村治理體系”;從市域治理的現代化探索再到“三呼三應”的西山社區經驗做法全面推廣……嘉興始終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把精力向基層集中、力量向基層加強、政策向基層傾斜,共建共治共享探索持續豐富。
成立“平安聯盟”
在桐鄉,1000多名“桐家姑嫂”奔走基層一線,用女性的溫柔細致,長輩的樂觀豁達,和桐鄉人骨子里的熱心勁兒斷“家長里短”,理“雞毛蒜皮”。桐鄉將“姑嫂連心促家庭和美”的理念運用于基層社會治理,在“姑嫂”選用上堅持知人善任、用人所長,不同功能定位的“姑嫂”均各盡其責。志愿者、調解員以排查隱患和簡單糾紛調解為主,行業專業性“姑嫂”常態化以“預約制”形式為婦女兒童群體提供維權咨詢、婚姻調解、法律援助、心理疏導等方面的公益法律服務?!巴┘夜蒙痹诠ぷ髦锌偨Y出的推進“實體化”基礎建設、創新“實時化”協同機制、推行“實事化”婚調項目的“三實”調解工作法被評為全省新時代“楓橋式工作法”。
行走在南湖景區內外,人們一定不會錯過一道風景線——“紅船義警”,他們是南湖畔民警的可靠臂膀。警力有限,民力無限,發動群眾、依靠群眾是七一派出所守護南湖核心區域絕對安全的重要法寶之一。南湖公安現擁有13支專業義警隊,人員超萬人。每天,“紅船義警”風雨無阻夜巡南湖;每周,在南湖畔都能看到水上救援義警隊的身影;每月,無人機義警隊會準時到來……警民攜手又給南湖加上了一道安心鎖。
海鹽的“秦義聯盟”是一支集合社區、公安、律師等多元力量的區域矛盾調解品牌,將原來調解組織的“單打獨斗”變為多部門多力量的“聯合作戰”。嘉善有一支特殊隊伍——“老兵警長”服務團。這支由退役軍人組成的團隊,積極參與到社會治安防控和社區服務中,成為警網融合的生動實踐者……
21年來,嘉興把抓基層、打基礎作為長遠之計和固本之策,注重拓展社會參與度、細化治理顆粒度、增強群眾滿意度,提升基層治理標線,走出一條從管理到治理,從治標到治本的基層社會治理之路。
當“紅船精神”的基因圖譜與新時代社會治理需求的深度求索融合,平安,早已深深刻在嘉興的城市根脈上。它不僅是街頭巷尾的祥和煙火,更是高質量發展的堅實底座;不僅是群眾觸手可及的溫暖,更是面向未來的底氣。嘉興將以“根脈之地”的高度自覺,堅定不移貫徹總體國家安全觀,在國家更加安全、社會更加有序、治理更加有效、人民更加滿意上持續用力,為平安浙江建設推向更高水平貢獻嘉興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