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降臨,古越大地燈火璀璨,紹興的街巷在柔和的燈光下顯得格外安寧。漫步在青石板鋪就的小路上,耳邊是潺潺的流水聲,遠處傳來幾聲悠揚的越劇唱腔,仿佛時光在這里慢了下來。這座千年古城,不僅承載著厚重的文化底蘊,更以其平安和諧的生活環境,成為人們心中的“幸福之城”。
平安,是紹興最亮麗的底色。無論是繁華的市區,還是靜謐的鄉村,安全感始終縈繞在每一個角落。2024年來,紹興自覺扛起“楓橋經驗”發源地的擔當使命,以“政法工作十大突破項目”為總牽引,扎實推進平安穩定各項工作。
創新機制,精準監測平安動態
去年,紹興市首創縣市聯動、覆蓋鄉鎮的月度分析機制,從78個平安考核指標中梳理出“20+X”個核心指標,每月開展重點指標分析、重點工作評價、重點案事件警示、重點風險提示。
市平安辦在各區、縣(市)進行綜合評價的基礎上,當地對103個鄉鎮(街道)分別進行細化評價,各鄉鎮(街道)根據紅色指標逐項對照檢查,分析原因,落實整改,補齊短板,實現“以鎮保縣、以縣保市”的三級聯動,2024年度全市平安建設各項指標成績整體大幅提升。
同時,紹興市結合政法工作“十大突破事項”,創新推行以“一個工作體系、一套運行機制、一支實戰隊伍、一份風險清單、一份每周研判”為主要內容的鄉鎮(街道)平安工作標準配置。進一步明確鄉鎮(街道)平安建設的領導體系、運行體系、隊伍體系、工作體系、責任體系,確保責有人負、活有人干、事有人管。2024年度全市涉及鄉鎮(街道)的相關平安建設指標扣分總體降幅在18%以上。
紹興市教育局積極打造“校地共建+校警聯動”新模式,不斷夯實高校內外安全基礎工作;紹興市氣象局實現極端天氣“村安工程”全覆蓋,加強鄉村極端天氣防御應對,對災害性天氣實時精密監測、及早反應預警、提前應對防御;紹興市市場監管局創新打造消保一體消毒房,破解校園餐用具消毒難題……一系列與守護群眾生產生活安全息息相關的創新舉措接連落地,進一步推動了平安紹興建設向縱深發展。
多管齊下,全面攻堅安全難題
為著力改善優化紹興平安建設基本面,在全面復盤短板弱項的基礎上,紹興市緊盯平安建設難點、痛點、堵點和薄弱環節,制定問題清單、責任清單和目標清單“三張清單”,組織開展交通事故、生產安全事故、電信網絡詐騙、校園安全等六大領域“治源”行動。
在電信網絡詐騙治理方面,著力打好宣傳防控、源頭治理、破案追贓攻堅戰,全力守護群眾“錢袋子”。充分發揮反詐聯席會議統籌抓總的協調作用,積極推動成員單位加強本行業、本系統內部宣防。同時研發反詐預防模型,針對向可疑賬戶多次轉賬的情形,一律自動預警攔阻;組建“警格+網格”反詐群防群治隊伍,針對上級預警,按照“3分鐘聯系、8分鐘見面、1小時反饋”的標準開展上門勸阻。
在生產安全事故防范方面,縱深推進安全生產治本攻堅三年行動和“八大行動”,深入開展安全隱患大排查大整治,深化有限空間安全管理“一件事”改革,聚力抓好?;奉I域安全監管。常態化開展安全生產明察暗訪,綜合運用督辦單、警示單、約談通報等手段,壓緊壓實各級各部門安全生產責任。累計開展5輪綜合督導檢查,下發督辦單44期,媒體曝光28期,交辦整改問題2146處,未發生較大以上事故、無自然災害亡人事件。
在消防安全方面,紹興首創“五前工作法”“三聯兩員一前”等工作機制,防消聯勤工作覆蓋2.5萬家,排查隱患5.3萬余處。牽頭推進電動自行車安全隱患全鏈條整治,累計建設充停場所1983處、充電設施2.2萬個。實施農村消防基礎設施提升工程,對7個高層住宅小區進行消防設施提升改造。
科技賦能,智能守護古城平安
數字化賦能為平安建設注入了強大動力。
近年來,紹興市堅持數字技術與平安建設的深度融合,充分利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物聯網等前沿技術,升級“數智楓橋”綜合應用體系,依托政務公共數據平臺、政法信息共享中心,精準歸集風險因子,洞察潛在風險隱患,實現早發現、早介入、早化解。
2024年度,“數智楓橋”綜合應用平臺及時預警各類風險隱患58027條,成功化解各類矛盾368780起,處置各類苗頭性風險55298起,預警信息處置閉環率達95.3%。
作為“楓橋經驗”的發源地,紹興在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的過程中,自主開發“楓橋式”風險智控平臺,創新構建“楓橋式”風險閉環防控工作體系,健全完善全量風險庫,形成對全域全量風險的監測報告、分析研判、管控處置、評價反饋的工作閉環。
還有“版權AI智審”“虛假訴訟協同智治”“企情日記”“電子食安村村通”等一系列數字化、智能化手段,正在為紹興市的社會治理注入新的活力,成為平安紹興建設的亮眼名片。
抬眼看,平安紹興的建設正如一幅徐徐展開的錦繡畫卷。
新的一年,紹興市將以“高分奪二星、全域保平安”為總目標,在新時代“楓橋經驗”的深厚底蘊上,堅持問題導向、目標導向、效果導向,突出源頭防控、過程管控、結果掌控,以更堅定的決心、更有力的舉措,進一步完善體制機制,拓展宣傳渠道,強化數字賦能,持續鞏固深化平安建設成果,以高水平安全護航產城人文融合發展共富示范市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