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全省首個“小哥學院”在杭州市西湖區成立,當時,“資助培養100名小哥成為大學生”的計劃廣為人知,不少人在點贊的同時,也抱有一絲“懷疑”。如今,3年多時間過去,130名新就業勞動者已相繼拿到學歷證書,他們的命運因此改變。而這一改變,還在西湖區不斷深化、拓展。
繼2024年8月在全省率先推出“關心關愛十條舉措”后,2024年12月,西湖區再度發力,宣布全面構建“包容友好、可感可及、共建共享的新就業群體友好社會”。這一理念正逐步從政策層面滲透到各個鎮街,在各個角落生根發芽。
“如果我能‘全勤到課’,學校會退還學費?!彬T手小谷如今多了一重“學生”身份,而她口中的學校便是西湖區西溪街道開設的“三新”學堂——一個為新就業群體量身定制、包含15門實用技能班在內的“夜?!薄!俺艘剐#覀冞€打造了‘煙火馬塍路’等品牌,積極聯動愛心商家,為新就業群體提供免費食品、折扣商品等優惠?!苯值老嚓P負責人介紹說。此外,新就業群體功能型黨委的成立,更是讓“小哥”們找到了組織,街道轄區12個社區均吸納了一名新就業形態勞動者作為社區黨委兼職委員,共同推動社區發展。
西湖區文新街道也是新就業群體生活的重要區域,五聯社區更以“小哥村”著稱。2024年4月,五聯“新青年驛站”成立,“聯組織、聯資源、聯網絡、聯服務、聯人心”工作法應運而生;2024年10月,在“新青年驛站”的基礎上,街道又成立了“新就業形態調委會”,常態化為“小哥”開展矛盾化解與維權工作,成為“小哥”們的依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