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山縣地處寧波南翼半島,是全國少有的兼具山、海、灘、涂、島、礁、灣于一體的資源城市,素有“海山仙子國、東方不老島”的美譽。近年來,象山縣人民法院充分發揮人民法庭前沿陣地作用,結合轄區產業資源特色,深化共享法庭建設,持續優化便民服務舉措,為群眾提供多途徑、多層次、多種類的糾紛解決方式,在山海之間繪就多元解紛好“楓”景。
群眾打官司不再“翻山越海”
石浦法庭位于象山半島南端,轄區有石浦鎮、鶴浦鎮、高塘島鄉三個海島,居民大多以漁業為生。多島礁的地理環境和漁業生產作業的周期性,使得群眾打官司既不方便又影響生產。
群眾有所需,法庭有所應。通過“巡回審判+當場調解+就地普法”模式,石浦法庭把司法服務送到村民家中、漁民船上,最大程度減輕群眾訴累,努力做到“審理一案、教育一片、惠及一方”。
生活在鶴浦海島的獨居老人因其兒子的一起民間借貸糾紛被申請追加為被告。由于原告遠在外地,老人又行動不便,承辦法官便前往老人家中開展巡回審判,并通過移動微法院與原告遠程連線。在承辦法官的釋法析理和耐心調解下,考慮到老人名下無有價值財產,且獨自撫養孫兒生活困難,原告決定撤回對老人的起訴。
案件審結后,石浦法庭的法官們自發捐款,并帶著慰問品上島看望老人。2024年春節前夕,法官們再次帶上豬肉、雞蛋以及米、油等生活物品來到老人家中,陪老人一起吃湯圓、嘮家常、貼春聯,為老人送上溫暖。
“我們充分尊重漁業生產規律,抓住伏季休漁期漁船歸港、夜間漁民返航上岸等時間節點,進漁村、走碼頭、上漁船開展巡回審判,并進行現場普法,培養漁民和相關從業者依法解紛、自我解紛意識?!笔址ㄍヘ撠熑私榻B道。
數據顯示,石浦法庭45%的案件在休漁期集中審理,通過創新利用漁船配備的北斗系統進行“海上送達”,大大提升了文書送達率和當事人出庭率,庭前消耗時間縮短40%。今年以來,法庭收案數同比下降10.47%,案件平均審結時間為28天,訴前調分流率達53%。
因地制宜打造特色共享法庭
“共享法庭真是既專業又方便。”近日,一起道具租賃合同糾紛通過“星光影視”共享法庭得到圓滿解決。
象山影視城是我國頭部影視基地之一,也是國家AAAA級景區,每年接待劇組200余個,吸引游客超200萬人次。隨著影視產業和旅游市場的蓬勃發展,各類合同糾紛、消費維權等時有發生。為此,定山法庭打造全國首個影視基地共享法庭——“星光影視”共享法庭,為當事人提供近距離、低成本、專業化、高效率的糾紛解決渠道,獲評全省第二批示范共享法庭。
在這起糾紛中,租賃雙方因道具損壞責任和租金支付問題產生分歧?!靶枪庥耙暋惫蚕矸ㄍネ罩魅谓M織雙方進行調解,同時邀請影視城管理人員從行業專業角度進行分析,通過仔細審查相關證據、耐心釋法明理,最終雙方自愿達成和解協議。
為推動矛盾糾紛化解屬地化、行業化、實質化、法治化,象山法院聚焦轄區地理條件、人口特點和產業特色,打造一批特色共享法庭。除“星光影視”共享法庭外,象山法院還設立商事特設共享法庭,為轄區企業提供點對點精準化司法幫扶服務;依托金融共享法庭,打造“1+26+N”金融借款合同糾紛源頭化解分層過濾機制;以家事共享法庭為載體,將“訴前調解+心理輔導”引入調解過程,讓當事人既解“法結”又解“心結”……
截至目前,象山法院已建成432個共享法庭,包括鎮街、村社共享法庭393個,特設共享法庭39個,基本實現轄區鎮街、村社共享法庭全覆蓋。今年以來,累計指導調解案件1352件,化解矛盾糾紛873件,開展普法宣傳169場,提供法律咨詢1385人次。
推動矛盾糾紛多元化解
萬象山海的自然風光、千年漁鄉的民俗風情、古色古香的漁港古城、場景多元的影視城……旖旎的海島風光與悠久的人文歷史,吸引了不少游客,旅游糾紛也隨之增加。
“要護航旅游產業高質量發展,就要前移司法服務,高效快捷地解決涉旅糾紛,維護游客和旅游經營者的合法權益?!笔址ㄍヘ撠熑吮硎?,他們聯合市場監管部門打造“石浦鎮消費者權益保護服務站”共享法庭,由市場監管局石浦分局工作人員擔任庭務主任,同時聘請10名優秀調解員加入特邀調解團隊,積極引導當事人通過調解等非訴方式高效化解涉旅糾紛。據了解,自2023年4月成立以來,該共享法庭在訴前階段化解消費維權糾紛37件。
針對婚姻家事、鄰里矛盾、勞動爭議等民事糾紛,象山法院積極探索社會化調解模式,由“丁姐”婚姻家庭調解室、“星星”調解工作室、“老戴”調解工作室等經驗豐富、群眾認可度高的特約調解組織在法院指導下開展訴前調解,通過案件分流與調解指導“雙軌并行”,優化訴調銜接,提升矛盾糾紛化解質效。
此外,象山法院還定期為社區一線調解人員開展調解培訓,通過教授專業法律知識、分享調解實例經驗技巧、開展類型化庭審觀摩,不斷推動社區調解員隊伍專業化建設,更加精準推進社會治理“前端防控”和矛盾糾紛“前端化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