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開化縣人民法院的一起案例,讓我們看到了執行中的一片善意、一縷溫情,感受到司法的溫暖。
“我想女兒,但前夫不讓我見孩子。我想讓法官幫忙,又怕孩子爸爸成為被執行人后對孩子有影響,我該怎么辦?”近日,在開化法院,王某捏著強制執行申請書,面對法院工作人員,眼里滿是焦灼、無助。
王某和前夫朱某結婚10年,有一個女兒。后王某和朱某經訴訟調解離婚,并約定女兒歸朱某撫育,王某享有探視權,在女兒寒暑假,王某可以接她到自己身邊生活一段時間。
兩人離婚后各自組建了新家庭。朱某的再婚妻子無生育能力,所以對繼女格外用心照顧??紤]到新家庭的穩定,朱某再婚后便拒絕王某探視,還將王某的電話拉入“黑名單”。
此后,王某為探視女兒和朱某爭執了一年,但朱某始終強硬拒絕。精疲力竭之下,王某想到了法院。但強制執行后可能造成的局面,又讓她猶豫了:“不執行就一直見不到女兒,但執行了又怕影響女兒?!闭f著說著,王某眼里泛起了淚花。
王某的為難在類似探視權執行案件中并不少見。這一類型的案件是否只能強制執行?如果不“強制”,是否還有更好的實現途徑?
了解王某情況后,開化法院執行干警立即撥通朱某的電話,從法理層面告知其被強制執行立案、拒不配合王某行使探視權可能會受到的執行懲戒措施,同時也從情理層面勸導,分析其阻止母親探望的做法,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長。
法官的電話讓朱某一改之前的強硬態度,“我們就這么一個孩子,我怕孩子跟她感情好了,就和我們不親近了……以后我不會再阻止她看孩子了。”
掛斷電話,朱某把王某從電話“黑名單”中移出,并在法院執行工作人員見證下,主動和王某聯系商議探望女兒的時間,一場因愛女之深而起的矛盾糾紛得以化解。
不僅對類似的探視權案件開展執前督促和解,2月7日,開化法院成立執前督促和解中心,以親屬間矛盾糾紛、涉企糾紛、金融糾紛等案件為重點,綜合運用多種手段,通過執前督促,促進當事人自動履行。
“對企業而言,執前督促和解可以將執行強制措施對企業經營造成的影響,降到最低?!遍_化法院執行局相關負責人介紹,一些企業是短時間陷入經營困難無法履行,此時如果強制執行,很可能使企業失去“翻身”的機會。
“我們不是不履行,是在與申請人的其他糾紛中,他還要支付我們200萬元,只是案件尚未生效。”某公司被執行督促后,第一時間向執行干警申報了財產情況并釋明了未履行的原因。
原來,某公司此前受讓某管理有限公司20%股權,出資方式為貨幣出資。但某公司并未如約繳納出資,故管理公司向開化法院提起訴訟,要求某公司履行實繳出資義務。案件經審理判決,某公司應自判決生效之日起10日內履行200萬元出資義務。
判決確定的履行期屆滿后,某管理公司立即申請了強制執行。
而此時,某公司與某管理公司又因一起民間借貸糾紛再次于法庭上交鋒,這次某公司贏得了勝訴。經法院判決,某管理公司應歸還欠款本息共計200余萬元。但這起民間借貸糾紛一案仍在上訴期內,而追繳出資案卻已進入執行立案程序,若公司賬戶被凍結,對企業生產經營將產生極大影響。
執行干警了解情況后,在該民間借貸糾紛案未進入執行程序前,即組織雙方執前和解,就債務互抵進行協商,在初步計算互抵金額基本一致后,暫緩采取強制執行措施,把執行措施對企業經營的影響降到最低。最終,雙方互相履行了債務。
“通過執前督促和解,實現了把執行案件化解在源頭?!遍_化法院黨組書記、院長王勇介紹,執前督促和解中心建立后,將可以和解的案件納入一個統一平臺,實現繁簡分流,達到快履行、少強制、低成本、省時間的效果,將勝訴當事人權益兌現成實實在在的“真金白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