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生物多樣性日”來臨,近日,金華市“凝聚司法合力 助力打造生物多樣性友好城市”司法公眾開放日在磐安縣舉行。
當天,來自法檢機關和鎮村的干部、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等,在位于“中國傳統村落”冷水鎮朱山村的好溪流域,開展“八婺同源·共護一江春水”增殖放流活動。大家將約40萬尾優質魚苗放入清澈的溪流中。這些魚苗將有效補充流域魚類資源,維護水生生態平衡。在磐安縣優尼家生物多樣性體驗地,金華市人民檢察院、市中級人民法院聯合發布金華市生物多樣性保護典型案例,并舉行磐安縣“河長+檢察長+院長”協作機制會簽儀式;金華市檢察院、市中院、磐安縣人民政府、縣大盤山管理局簽訂大盤山生物多樣性保護府檢院聯動協作框架,并為大盤山珍稀野生動植物保育(修復)基地揭牌。
磐安縣素有“群山之祖、諸水之源”的美稱,也是全省首個生物多樣性友好城市試點,這里生態資源豐富,擁有較完整的“山水林田湖草”生態體系,孕育了豐富的生物多樣性。目前,磐安已完成為期3年的生物多樣性友好城市試點建設并通過評估,通過16個重點項目試點建設、25項友好城市評價指標的持續提升,初步建成了一個生物多樣性豐富、城市景觀優美、人與自然和諧、綠色高質量發展的新型城市。
這背后,離不開司法機關的保駕護航。
磐安縣檢察院充分發揮生態檢察室一體化辦案制度優勢,對以賣野味為業的鄭某某以非法獵捕、出售陸生野生動物罪提起公訴的同時,就其破壞野生動物資源的行為提起附帶民事公益訴訟,在打擊犯罪的同時督促被告人承擔國家野生動物資源損失,實現懲治犯罪與保護生態雙贏。針對東川野櫻谷千年香榧古樹被釘釘子及部分名木保護牌標識不清、仁川赤巖前村古樹公園古樹枯萎、尖山斐湖村古樹主干斷裂等情形,縣檢察院以磋商推動職能部門和屬地鄉鎮及時整改、落實養護責任,守護好“綠色鄉愁”。磐安縣松樹資源豐富,去年以來,縣檢察院推動縣資規局、綜合行政執法局等部門針對松材線蟲病防治情況開展專項行動。
日前,磐安縣法院以危害珍貴、瀕危野生動物罪,判處被告人徐某有期徒刑3年,緩刑4年,并處罰金5萬元。徐某在未取得相關許可證和相關標識的情況下,通過上門推銷、網絡銷售等方式,向薛某某等十余人零售袋裝熊膽粉、熊膽粉膠囊等制品,涉案價值48萬余元。經鑒定,涉案黑熊為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
如今,磐安的動植物物種數量穩中有升。全縣擁有維管植物1985種、陸生脊椎動物331種、陸生昆蟲1288種、內陸魚類49種、大型真菌292種,包括蘇鐵、銀杏、厚樸等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54種,以及白頸長尾雉、豹貓、中華鬣羚、虎紋蛙、中國瘰螈等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36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