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0日,2025年普陀區網格員業務輪訓班在普陀區委黨校開班,來自沈家門街道、東港街道、展茅街道、六橫鎮等十個鎮街(管委會)的290名網格員參訓,開展為期三天的業務輪訓。
普陀區委社工部副部長、區社會治理中心主任繆增輝作開班動員講話,強調了此次培訓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明確本次輪訓班承擔著為網格基層治理‘充電賦能’的任務,同時也對學員提出了“當好三大員”“融入141體系”“當好優等生”等具體要求。
本次輪訓班緊扣新時代網格基層治理發展需求,聚焦數字化賦能與基層工作實際,整合黨校老師、實務專家和技術骨干等優質師資力量,精心設計了“理論+實踐”“課堂+實操”的多維課程教學模式,圍繞數智治理、矛盾調解、應急救護、法律法規等領域開展系統培訓,課程內容豐富,形式多樣。
開班首日課程圍繞基層治理的實務經驗分享與技術平臺創新展開。上午,普陀區委黨校教研室主任王高舉圍繞《擦亮全面從嚴治黨的“金色名片”,鍥而不舍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系統闡釋了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在基層治理中的深化路徑,筑牢思想根基。
隨后,舟山市委社會工作部邱思益以《“基層智治綜合應用系統”操作應用能力提升和當前網格工作存在問題分析》為教學主題,演示了“掌上基層”APP的應用,并對現存普陀各街道的事件報送問題進行了分析,為學員改進工作提供了有益借鑒。
普陀區社會治理中心指揮協調科科長李麗講授《基層矛盾糾紛調解工作實務》,結合法律法規與實務案例,深入剖析了“調解”在基層治理中的作用和技巧。
普陀區社會治理中心監測研判科科長柴晶海子則對“‘海上楓橋’浙里矛調平臺”進行了專題講解和實操演練,幫助學員提升平臺使用效率與事件處置能力。
下午,全國社區服務先進個人、杭州市金牌調解員斯利民從社區治理路徑與網格員素養提升的角度出發,通過課堂案例互動,給學員傳授了“望聞問切工作法”等許多化解基層糾紛的實用技巧。
“今天的課程特別豐富,我學習到了很多實務經驗。還有‘海上化解矛盾’平臺可以直接在支付寶和浙里辦上搜索和使用,大大提升了工作便捷性和時間效率。”桃花鎮的一名網格員分享道。
7月1日的課程培訓涵蓋范圍更廣。上午,普陀區公安分局治安大隊副大隊長蔣春鳳首先帶來《網格基礎信息采集培訓》,系統講解了信息采集規范與管理要點。
隨后,浙江海洋大學醫院院長俞曉明以副主任醫師的專業視角,開展《紅十字應急救護培訓》,通過假人進行心肺復蘇等實操演示,并邀請學員上臺互動體驗,強化學員應急處突能力。
下午,浙江理工大學法學與人文學院金碧華教授在《入戶走訪:從“敲門”到“暖心”網格員入戶技巧與注意事項》課程中,結合基層工作實務解析入戶訪問的技巧與要點,為學員入戶訪問不同群體提供有效方法。
普陀區人民法院左雯潔法官則立足《民法典婚姻家庭篇》,以審判實務經驗闡釋家事糾紛解決中的法律考量與邊界,增強學員在調解家庭矛盾時的法律意識。
“婚姻財產分割的司法認定標準對我們調解工作太有指導意義了。”沈家門街道的一名網格員在課后感慨道。
7月2日,學員們進行了網格員技能實操培訓。
本次培訓,旨在通過政策理論與實操技術的深度融合教學,提升普陀網格員工作水平,提高基層履職能力和服務本領,為打造一支政治堅定、素質優良、敬業奉獻、結構合理、群眾滿意的網格員隊伍夯實人才基礎。未來,普陀區將持續深化網格員隊伍建設,推動“141”基層治理體系高效運轉,為打造平安普陀、智慧普陀貢獻網格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