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用工保障,規范合同管理,健全知識產權保護機制……2019年第一個月,寧波惠之星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打響了第一場法律保衛戰:整頓企業在生產經營中的法律“痛點”。
這場整頓行動源于去年12月底的一場“法治體檢”。9名專業律師受邀為企業治理結構進行檢視,并針對企業的潛在風險提出法律建議。
惠之星公司并非個例。2018年11月,省司法廳全面部署民營企業法治體檢專項行動,先后組織1.14萬名律師等法律服務工作者,成立法律服務團隊347個,為45827家民營企業和1023個商會、行業協會免費開展“法治體檢”。
問需于企聽建議
德清縣洛舍鎮是著名的“鋼琴之鄉”。
幾天前,30余家鋼琴企業陸續收到了一份《法治體檢調查問卷》。這張表上列出了涉及企業存在的法律問題和風險因素:“企業是否有過訴訟、仲裁和糾紛?”“企業是否設置了獨立的法律部門?”等50余道法律問題。
“企業經營過程中存在的經營風險基本能從‘體檢表’中體現出來?!闭憬K杭律師事務所律師何荊成正是此次負責體檢的“法律醫生”,這張表也是他為洛舍鋼琴企業量身定制的。針對“體檢表”,何荊成提煉出了兩個實用的模塊包:勞動規范和商業流程。
了解企業需求,方能“對癥下藥”。自“法治體檢”開展以來,各級司法行政機關通過問卷調查、書面問詢等方式,了解企業法律需求,先后收集民營企業對法治環境保障的意見建議1.55萬條。
與此同時,各級司法行政機關還就企業的受檢意愿進行了摸底調查,并在“12348浙江法網”開通“民營企業法治體檢申請通道”,12348熱線和公共法律服務中心同步接待受理企業“法治體檢”申請和預約。去年以來,各級司法行政機關按照“法律顧問企業普遍檢、區域重點企業優先檢、自主申請企業預約檢”的服務導向,讓有“體檢”意愿的企業“一個都不掉隊”。
對癥開方化危機
查明“病因”,對癥開方,是“法治體檢”的出發點。
去年12月,杭州某軟件開發公司正陷入一場知識產權糾紛。該企業開發的產品被廣東一家公司惡意搶注軟件商標、侵犯企業知識產權。
正當企業一籌莫展的時候,浙江湘湖律師事務所律師上門開展“法治體檢”,在了解企業的遭遇后,及時提出法律意見,并為其收集證據、制定維權方案,最終不僅維護了企業的合法權益,還幫助企業挽回經濟損失數十萬元。
無獨有偶。金華律師在為浙江佳環電子有限公司“法治體檢”時,發現該公司銷售應收賬款回收不及時問題嚴重,部分應收賬款已過訴訟時效,一旦處置不當,很可能給企業帶來損失。當天,律師第一時間向企業負責人說明法律后果,幫助公司向客戶發出律師函并要求客戶簽署債務確認書,成功催收大部分應收賬款。
去年以來,浙江司法行政機關充分發揮職能,實施政策宣講解讀、治理結構完善、風險防范化解、法治環境保障等4份“法治體檢服務項目清單”,共計為企業查找并解決問題1.98萬個,調解處置企業訴訟、仲裁糾紛1.01萬件,為民營企業找出經營管理“痛點”、堵塞法律風險“漏點”、打通依法維權“堵點”。
防患未然治未病
“重事后滅火、輕事前預警”,依法防范經營風險的意識不強。在市場經濟中,這一直是浙江民營企業的“痛點”。
去年以來,由律師等法律服務工作者組成的法律服務團,紛紛走進企業開展法律知識培訓。
北京盈科溫州分所律師針對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問題,為金田新材股份有限公司的企業行政、人力資源高級管理人員開展法律政策培訓講座;海寧律師在尖山新區“兩創園區”為勞動密集型民營企業法治體檢,組織了一場勞動用工法律宣講咨詢會;時代商務所受邀為溫州龍灣鑄造協會會員作政策法律宣講……
防患于未然,在法治體檢中發現隱患,在法律服務中規避風險,是浙江法律服務工作者的共同使命。去年以來,法律服務團共舉辦法律知識講座3980場,企業家和管理人員聽講9.2萬余人次。
今年,省司法廳將繼續會同省工商聯、省市場監管局深化法律服務民營企業工作,組織廣大律師等法律服務工作者以“民營企業法治體檢””“企業政策法律宣講”為兩大主抓手,圍繞“金融法律風險防范”“知識產權保護運用”“涉外法律服務”“企業治理結構完善”“企業勞動用工合規”“僵尸企業處置”六大主題,積極主動為民營企業提供優質精準法律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