拱墅區委副書記、政法委書記
王翔
做優基層源頭治理
繪就拱墅善治良景
今年以來,拱墅區緊扣“抓源促治、強基固本”主題主線,以警源、訪源、訴源治理為重點,開展社會治理源頭促治攻堅行動。全區社會矛盾糾紛總量同比下降7.45%,社會環境更加和諧穩定。
打造預警預測的智能模型。我們推動矛盾糾紛化解由“信息滯后被動處置”向“線上預警提前防范”轉變,在全省創先打造了“預付式消費風險研判預警系統”,歸集12345信訪投訴、糾紛警情等數據,重點研判一事多人、一人多事等問題,特別對美容美發、教培等群眾關注度高的領域進行全周期監測、數據研判和重點攻堅,有效預防預付式消費風險。
夯實矛盾化解的硬核支撐。我們堅持把建立健全多元解紛機制作為關鍵環節,深化完善街道政法工作聯席會議機制,由街道牽頭公檢法司派駐力量合力破解基層難題;法院、公安建立失聯修復機制,重點解決“人找不到、事調不成”難題;法院、街道建立訴前調雙向對接機制,街道派出調解人員進駐法院,法院同步選派法官進駐街道。今年全區訴前調解成功率始終保持40%以上,全市領先。
擦亮基層治理的金字招牌。我們探索新時代“楓橋經驗”的拱墅樣板,持續打造管用好用實用的亮點品牌,不斷深化“武林大媽”內涵,讓群眾成為基層治理的直接參與者、最大受益者、堅定支持者;創新搭建“協商鈴”數智平臺,通過“群眾吹哨、街社報到,街社吹哨、部門報到”機制,實現“群眾不跑路、矛盾不上交”;“紅茶議事會”協商議事機制入選全國社會治理創新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