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浙江省知識產權保護中心主辦的國際貿易合規風控與商標糾紛應對策略研討會舉行,涉外知識產權專家、出海企業代表等80余人出席會議。這是該中心今年以來主辦的第二場護航企業出海相關的培訓活動。
如今,越來越多浙江企業開拓布局海外市場。2024年,浙江有進出口實績企業數量達到11.9萬家,其中民營企業首次突破10萬家;民營企業進出口42557億元,占全省進出口的80.8%。
企業要在海外市場開疆拓土,境外經營合規是首要且關鍵的一環,即企業在開展對外貿易、境外投資、海外運營等活動時,需嚴格遵循當地法律法規、國際條約、監管規定、行業準則、商業慣例等。然而,當前國際形勢復雜多變、各國政策頻繁調整,企業面臨的合規風險不小,而民營企業尤其是小微企業的資源和經驗相對匱乏,在應對合規風險時先天不足,合規需求愈發迫切。其中,由于商標地域性保護原則,商標問題尤為突出,成為眾多企業海外拓展的一大障礙。
“多數企業在出海過程中都遭遇過知識產權糾紛,提升合規風控及糾紛應對能力是浙江企業走向世界的必答題。”浙江省知識產權保護中心有關負責人龐美蓉在研討會上說。
研討會上,浙江省貿促會商法中心專職調解員程婕分享案例:去年1月,一家瑞安企業受一家利比亞公司委托加工出口一批汽配產品,但產品因涉嫌侵犯廈門某公司在寧波海關備案的商標權被寧波海關扣押。瑞安企業為貼牌加工,雖獲利比亞公司商標授權,但該商標僅在利比亞注冊,未在中國注冊,且和廈門公司的商標確有比較強的相似性。最終,瑞安公司積極收集并提供了品牌授權證明、產品未在國內銷售、對國內產品沒有實際損害等一系列相關抗辯材料,才得以被放行。
對此,程婕表示,“企業出海,知識產權要先行”,應提前在目標市場國家進行商標、專利等的國際注冊或海關備案,根據企業海外業務布局,制定有性價比的知識產權布局方案;交易前要從查明出口國的相關政策、簽署規范的外貿合同、明確質量問題約定等各方面對國際貿易風險進行事先防范,努力治“未病”。
不僅傳統的制造業產品尋求海外市場,新興的商業模式和創新產品也不斷涌現,對傳統商標的確權標準提出了新的挑戰。例如,隨著數字經濟發展,網絡運營、APP標識等新型商業標識的商標保護問題日顯突出,成為新的爭議點。對此,企業更需要科學有效的應對之策。杭州華橙網絡科技有限公司法務負責人鄭曉敏在研討會上建議,企業在應對海外商標糾紛時,應通過企業法務與知識產權專業人員、代理機構或律師事務所、政府部門及行業協會多方協同合作,深度挖掘各類有利因素,最大限度運用相關法律程序及資源。
“目前,合規成本已經成為影響出海企業國際市場競爭力的關鍵變量。”龐美蓉認為,“企業合規需要在成本控制和風險防控之間找到平衡?!?/p>
據了解,針對企業自主開展海外商標監測及應對時存在專業性不足和成本高等問題,浙江省知識產權保護中心可為企業提供專業化商標注冊指導、技術支持,目前已開發“商標預警監測系統”加強事前預警。在糾紛發生時,中心也能夠協調各方資源為企業化解矛盾,并在事后開展研討會等活動總結、分享經驗,進一步提高企業的抗風險意識。
“前期剛出海時難以做到‘盡善盡美’,我們也踩過很多‘坑’?!闭憬A凉煞萦邢薰镜膮肀硎?,“研討會總結以往企業遇到的經驗教訓,讓我們學到了很多,更有信心應對挑戰。”
據了解,浙江省知識產權保護中心持續開展“常態化+個性化”海外商標預警監測,2024年對浙江省1024個出口名牌和67家重點企業309個商標在全球常態化監測,累計篩查風險信息15681條,發現搶注商標信息234個,通過多渠道向企業發送商標搶注預警報告共計138份?!拔磥恚行膶⒗^續提升服務質量,全方位護航出海企業,繼續做好企業的勤務兵?!饼嬅廊卣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