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興則國興,法治強則國強。法治,是一座城市的幸福標桿;法治,是最好的營商環境;法治,是構建和諧社會的堅定底氣。
過去一年,寧波市鎮海區堅持定位法治、布局法治、厲行法治,全面推進法治鎮海、法治政府、法治社會建設,推動把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落實到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各個領域,以更高水平法治建設護航全區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法治,在甬江北岸熱潮涌動、活力迸發。
賦能提質 打造法治建設“新高地”
鎮海區司法局堅持科學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與市司法局立法一處共同做好《寧波市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條例》立法工作;對37件地方性法規和政府規章草案進行立法意見征集,反饋有效建議200余條,并對2部法規開展立法后評估。
“我們對市場經營過程中各部門制定政策開展了合法性審查,重點圍繞財政獎補、稅收返還等優惠政策加大審查力度,對限定消費者經營、購買使用特定經營者提供的商品和服務等違規政策及時進行了修訂完善?!闭墒聞湛曝撠熑私榻B說。
2024年,鎮海在全市率先出臺《鎮海區合法性審查中心工作規程》《鎮海區鎮(街道)法審員管理辦法》,依法規范審查流程,強化法審員隊伍管理,推動區級合法性審查中心實質化運作。截至目前,累計審核行政規范性文件、行政協議、重大行政決策、重大行政執法決定及其他涉法事項共計272件,安排區政府常務會議集體學法6次。
同時,鎮海推進法治建設標志性成果打造與法治實踐項目培育,其中法律援助告知制度和“一支隊伍管危運”列入寧波市委依法治市辦“最佳實踐”培育庫;“探索信用修復一件事增值化改革”“綠色石化安全專項共建合規機制”列入寧波市2024年法治環境專項小組改革攻堅項目。
向優而行 厚植營商環境“新沃土”
良好的營商環境是企業生存發展的“肥沃土壤”,更是推動法治鎮海高質量發展的“硬核支撐”。針對當前企業對于信用修復的需求較為強烈,但是政策支持、機制建設不足等問題,鎮海創新推出涉企信用建設與修復保護改革,成立浙江省首家信用修復保護工作平臺——信聯信用修復保護促進中心,全面構建“入市+告知”“合規+培訓”“體檢+預警”“修復+幫扶”“守信+賦能”的全鏈條改革體系,切實為“失信企業自救、創業遇挫重啟、創新驅動護航、破產重整再生”提供助力。
中心成立至今,已累計為130余家信用主體進行信用法律咨詢及修復指導,幫助78家企業完成及推進信用修復,修復失信記錄1560條,為修復主體成功獲取投融資金額共計8000余萬元。
今年以來,聚焦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鎮海區司法局以高水平法律服務護航產業高質量發展成果豐碩:成立法潤商事調解中心,在區企業綜合服務中心“法治護航”專區設立聯絡點,以“中心統一派單、律所輪流接單”的形式開展商事調解工作;成立寧波國際法律服務中心鎮海分中心,采用“線上+線下”相結合路徑,受理企業涉外法律咨詢等業務,有效擴大中心服務輻射半徑;依托綠色石化產業發展促進會推進綠色石化產業合規中心建設,開展合規法律宣傳、合規需求反饋、合規服務咨詢、合規風險指導,持續做優“一個企業”到“一個產業”的法治增值服務。
多點開花 實現法律服務“零距離”
“感謝‘永和’的熱心調解,幫我們解決了棘手問題!”“到我這里喝杯茶、講道理、拉家常,雙方矛盾就能破冰化解。”……近日,在解紛小院里,當事人和調解員有說有笑地聊著。鎮海區司法局創新矛盾糾紛化解形式,以全國鄉村治理示范村澥浦鎮十七房村為試點,打造鎮海首個設于村社的“一站式基層速調解紛點”——解紛小院,為鄉村居民提供家門口的高效解紛服務。
鎮海區司法局深耕“15分鐘公共法律服務圈”,推出許多群眾喜聞樂見的“暖心法治套餐”:聚焦外賣小哥、貨車司機等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多元化、個性化法律服務需求,組建由20名律師代表組成的“護蜂律師團”、成立全市首家新業態領域法律援助聯絡點“小蜜蜂法援聯絡點”、掛牌成立全省首家交通運輸行業法律援助工作站;持續優化“一樓一團隊”樓宇企業法律服務模式,及時調整更新服務團隊,在法律管家服務、線上點單服務等基礎上,將律師納入社區網格服務力量,主動上門走訪問需;深挖法治文化資源,以鄉村振興戰略為指引,開辟“法治+研學”“法治+農業”“法治+旅游”等特色板塊,將法治價值、經濟價值、社會價值共融……依托全區公共法律服務站點、149個線上線下服務指引牌以及10臺自助終端機,已實現全區鎮街、村社點位全部達到15分鐘可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