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著新落的鞭炮屑,國家級非遺傳承人王建帶著來客推開陳列室的大門,一股淡淡的樟腦味頓時撲面而來,“昨天剛參加了個活動,這些道具還沒來得及收拾?!彼忉屨f。站在一排排獅頭前,他一邊輕撫著他的這些“伙計”們,一邊介紹說:“雖然浙江在南方,但咱們‘黃沙獅子’卻屬于‘北派’,傳承至今已有上千年的歷史,講究的是舞武結合、剛柔并濟……”
站在一邊聽得入神的來客,是臨海市人民檢察院的兩名檢察干警。“黃沙獅子”是始創于北宋年間的臨海地方傳統獅舞,2006年被國務院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23年作為臨海市非遺文化代表參演杭州亞運會暖場節目。蛇年伊始,檢察官專程前來,了解“黃沙獅子”的傳承情況,探索檢察公益訴訟如何更好地守護非遺、為非遺“撐腰”。
說到技藝傳承,王建拍著八仙桌,連連嘆氣:“難??!老話講‘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黃沙獅子’更是如此。沒有長時間的訓練,是上不了臺的。而且,一場表演起碼要八個人,少一個都不行。最要命的是,我們這個行當,一年到頭賺不到幾個錢,年輕人寧可送外賣,也不愿意過來學?!?/p>
“如果通過法律手段保障傳承人的知識產權,比如獨家演出權、文創設計專利等,能不能吸引更多年輕人?”檢察官助理包劍宇問。
“前幾年,有工藝品公司搶注‘黃沙獅子’的商標,用來制作銷售獅子造型的玩偶。現在網上盜用‘黃沙獅子’形象做周邊產品的太多了,我們哪有精力一個個追責、維權?”王建摸著花白的鬢角回答道,“好在國家對非遺保護越來越重視,我們‘黃沙獅子’經過幾年穩定的傳習,目前教習的徒弟有差不多200人了,比以前情況好得多。但知識產權這塊,我們確實不太懂?!?/p>
一陣手機鈴聲響起,王建接起電話,眉頭舒展開來:“正月十四?行!紫陽街的場子我們一定撐?。 睊鞌嚯娫捄?,他轉向檢察官解釋道:“元宵節我們要在紫陽街表演,這可是件大事,我們得盡快準備起來。”
“王師傅您先忙,非遺保護不是一天能做成的。咱們常來常往,把工作做實做細。比如,為高危非遺項目專門設立意外保險、將傳承人納入特殊人才津貼范圍、建設非遺主題法治教育基地等,還有保護‘黃沙獅子’的知識產權,這些我們今后都會努力去做?!睓z察官吳加彪揮別王師傅說,“這就是咱們檢察公益訴訟的新戰場!您放心,今后遇到任何困難,盡管來找我們!”
在王建的一聲聲號令中,“小獅子”們開始壓腿練功,為元宵節的表演作準備。鼓聲再起,獅目如炬,村禮堂旁千家萬戶的燈火次第亮起,映得獅頭上的明珠光華流轉。千年獅舞在槌音里抖擻鬃毛,這一次,它有了守陣的獅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