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裝電梯后樓道光線昏暗,小孩偶爾爬爬樓梯,連樓道都看不清……”近日,杭州市拱墅區天水街道皇親苑社區居民陳女士反映,能否將電梯口的鋁板更換為玻璃。
社區第三格專職網格員胡燁接到陳女士求助后,立即聯系物業理事莊嚴、工程理事王陳歡,與電梯施工方溝通,鋁板很快被更換成玻璃,樓道口變敞亮了。
“面對458戶居民的不同需求,有時會手忙腳亂。現在有網格理事來助陣,工作更有底氣了?!焙鸁钫f。
網格理事會如何讓基層治理“細”治入“微”?記者在這個小小社區尋找到了答案。
他們“接單”社區事
皇親苑社區第三網格網格長吳影拿出社區1月的問題清單給記者看,居民反饋的問題有十余個,比如老年食堂菜品少,價格偏高;無法找到停車位等。這些居民的心頭“大事”,誰來“接單”?
以往,網格員遇到問題先上報,然后挨個給相關部門打電話來幫忙。“不僅流程繁瑣,處理周期也較長?!眳怯罢f。
2024年10月,拱墅區在皇親苑社區先行試點,籌備建立網格理事會,這意味著網格員有了自己的“智囊團”。
“這不是拍腦袋決定的,而是我們根據網格內實際情況來設置的?!眳怯罢f?;视H苑社區將近年來居民問題清單歸類總結,分為樓道理事、物業理事、志愿理事、先鋒理事、法務理事、商貿理事、健康理事、教育理事、金融理事和工程理事等十大類。
“只要我們遇到困難,就可以一鍵呼叫相應的網格理事參與到基層治理中來。”胡燁說。2024年底,社區一名老人種牙一周后,咀嚼食物時下巴麻木,牙齦時常出血。聽醫囑等待一個多月后沒有好轉,老人要求診所賠償,但被診所拒絕。
胡燁了解情況后,召集健康理事錢樂群和法務理事陳軼劼出主意。錢樂群是皇親苑社區衛生服務站負責人,陳軼劼是浙江華浙律師事務所律師,兩人根據老人的情況很快提出合理賠償方案,老人對事件的處理結果表示滿意。
有了網格理事的加持,網格員在基層治理中得心應手。遇到物業糾紛,找物業理事有莊嚴、葉正德、裘國樑來幫忙,他們均來自綠城物業服務集團,經驗豐富;遇到漏水難題,找工程理事蘭禮超、鄭翀翊準沒錯……
從“找茬”到找答案
如何吸引更多人加入網格理事會,參與到基層治理中來?按照皇親苑社區書記蔡巧燕的說法,就是“把朋友處得多多的”。
皇親苑社區是典型的老舊小區,老人多、老問題也多。今年70多歲的王大伯曾是個愛“找茬”的居民,比如路邊的炒貨店散發氣味,他曾投訴要求相關部門上門查處,僅2024年上半年就多次報警。
炒貨店重新清理了油煙凈化設施,兼職網格員陳卓上門向王大伯了解情況和耐心解釋的過程中,偶然看見他家書房里擺滿了各類建筑工程類書籍,發現王大伯在建筑方面具有一定專長。一次,社區統一安裝雨棚時,因底層商鋪房屋結構不同,遇到了難題。陳卓邀請王大伯“出馬”,王大伯欣然應許,到現場一下子點破了關鍵問題,為施工人員節約了改造時間。
“原來社區工作這么不容易!”隨著和網格員接觸逐漸增多,王大伯也越來越理解他們和基層治理的意義。后來,陳卓勸說王大伯加入到工程理事中,為社區出謀劃策。從此,陳卓多了一位“得力助手”,王大伯也從“找茬”轉變到解決問題上來。隨著王大伯這樣的網格理事越來越多,問題的解決越來越順暢,2024年社區報警量下降75.2%。
為吸引更多群眾參與到網格服務中來,皇親苑社區還制定積分獎勵政策,網格理事通過日常巡查、收集相關問題,積極參與網格理事相關會議等獲得積分。這些積分可以兌換相應的獎品、課程或者服務。目前,該社區網格理事隊伍已達35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