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著酷熱,常山縣人民法院立案庭副庭長王瑤再次來到衢州某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售樓部時,銷控表上大片被紅色貼紙覆蓋、標示“售罄”的房源在陽光下格外耀眼,這起耗時數月的建設施工合同糾紛,近日終于劃上了圓滿句號。
2021年4月,浙江某建設有限公司與衢州某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簽訂總價近4億元的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約定由建設公司承建某地塊商業及住宅項目,并對結算等事項作出明確約定。后案涉商業及住宅項目陸續竣工驗收。2024年8月起,雙方因工程款支付問題產生糾紛,建設公司訴至常山法院并申請訴前保全,請求立即凍結房地產公司名下銀行賬戶中5500萬元資金。
王瑤受理保全申請后了解到,此時正是案涉樓盤集中交房期,如果直接凍結銀行賬戶雖能保障申請人權益,但可能嚴重沖擊房地產開發企業經營,甚至引發業主恐慌、擾亂市場秩序。該怎么辦呢?
經深入調查,王瑤發現該房地產公司運營正常,案涉樓盤前期銷售情況良好,交付比例持續上升,尚未陷入資不抵債的困境。充分研判后,她提出“等值財產置換”的保全方式——以查封案涉樓盤未售等值房產替代直接凍結銀行賬戶,這樣既能筑牢債權保障底線,又維護產業鏈穩定。經釋法說理,保全申請人同意了該方案。
然而,到2024年11月首次庭前會議時,當事雙方仍爆發了激烈爭執??紤]到糾紛仍未能實質性解決,王瑤引導雙方先行確認工程結算金額。建設公司以“對方未按約支付工程款且拖欠金額超過合同約定五分之一,構成根本違約”為由,要求質保金提前到期并立即支付所有工程尾款近5500萬元。房地產公司則隨即以工程質量問題為由提起反訴,索賠包括維修費、業主賠償、墻紙費等共計585余萬元及利息。首次庭審,雙方分歧巨大。
今年春節前夕,王瑤再次走訪房地產公司??粗蹣遣坷锝j繹不絕的看房者,王瑤抓住時機,從法律規定、商業信譽及合作共贏角度出發,再次引導當事雙方確認工程結算金額,邁出了實質解紛的關鍵一步。
春節假期后上班第二天,王瑤線上告知建設公司:房地產公司主動提供了部分成交業績信息。獲知樓盤銷售向好后,建設公司也對對方的經營狀況重拾信心,初步接受第一版調解方案,同意協商以未出售房產折價沖抵工程款的細節。
然而,3月初,建設公司突然反悔,要求房地產公司現金全額支付工程未付款。王瑤通過關聯案件檢索發現,建設公司當月涉訴增多。多次溝通后,建設公司坦言下游供應商已陸續起訴,若接受此前方案,短期內萬一無法變現支付欠款,公司困境加劇。
了解到建設公司的新情況后,王瑤引導當事雙方在前期調解框架下尋求新的利益平衡點。終于,在5月中旬,雙方確認房地產公司未支付工程款3000余萬元、未到期質保金1300余萬元,房地產公司同意質保金全部提前到期,建設公司則同意接受現金加未出售房產折價沖抵工程款的支付方案。目前,協議正有序履行,相關方均表示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