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有這樣一群人,為了生存、為了追尋夢想與未來,如同繁星點點散布在城市的每個角落。
無論是穿梭街頭巷尾的外賣員,還是晝夜不停奔波的快遞員,或是在破曉霧氣與烈日下忙碌的環衛工人……為了讓每一位在路上奔波的勞動者能感受到溫暖的關懷,連日來,杭州市拱墅區上塘街道紹興路社區與紅建河社區紛紛打造“小哥驛站”,以貼心服務為這些勞動者撐起一片溫暖港灣,讓奔波的腳步有處停歇,讓城市的關懷觸手可及。
溫暖飯菜里的歸屬感
“來這里吃飯,感到很溫暖?!?/p>
正午12點,剛跑完午間高峰的外賣騎手小劉,一頭扎進雙紹弄102號的大運河社區食堂?!帮堻c正是我們最忙的時候,常常餓到一兩點才得空。這兒不僅便宜,還能打折,對我們來說太方便了!”
除了外賣員,開著三輪車卸貨的快遞員也對食堂頻頻點頭。原來,針對這些特殊群體“用餐難”的痛點,紹興路社區聯合社區食堂共同打造的“小哥食堂”,讓這群風雨無阻,經常湊合吃飯的勞動者能吃上一口熱乎飯,同時還提供充電、飲水、打氣筒、急救包等物資,成為他們短暫喘息的“能量補給站”。
走進食堂,只見環境整潔明亮,菜品種類豐富,夏天有清涼解暑的綠豆湯,冬天有驅寒的姜茶。外賣騎手核驗身份后就能享受八折優惠,累計就餐十次即可免單一次(最高減免20元),考慮到不同群體的用餐習慣,食堂貼心地作出安排:11點半前優先提供老年人的清淡菜品;12點后增加麻辣風味,滿足年輕人與騎手的口味需求,可謂是涵蓋了各個年齡階層。
“比外面便宜,還能再打折,同時味道不錯,吃完飯可以休息一下,干活也比較方便?!甭愤^就餐的外賣員紛紛夸贊,這樣的便利讓他們節省了去找飯館的時間,很多菜品口味偏麻辣,讓不少“川娃子”吃出家鄉味。
同時,社區優化了小區內的配送路線導航圖,設置專屬停車位,讓配送任務變得更輕松、更順暢,讓勞動者在奔波的間隙多了份從容,多了份溫暖的歸屬。
愛與便利一站到位
無獨有偶,紅建河社區聯合朗詩常青藤,在上紹路89號陽光老人家打造的“小哥驛站”,把便利刻進了每個細節。驛站選址優越,緊鄰商超、小區和餐飲區,日均接待200多位配送員。內部分為休息區、學習角和服務臺,門外設有10個非機動車停車位,目前已擬配備智能換電站。
驛站按“10+N”標準提供服務:舒適座椅、24小時熱水、充電插座、微波爐、應急藥箱、愛心雨具等基礎需求全滿足。同時驛站聯動商戶推出吃飯打折、免費茶飲等專屬優惠,更有社區律師提供法律咨詢、轄區醫生指導用藥。外墻公示的開放時間(6:00-24:00)、服務清單和聯絡信息,讓幫助隨時可達。社區還組建“驛站自治小組”,鼓勵騎手參與維護,未來更計劃培育“先鋒騎手”參與社區治理,讓“被服務者”變身“共建者”。
居民強烈點贊“小哥驛站”,各社區通過多向溝通模式,讓驛站成為這群人心中的“避風港”,也讓民生關懷在這“最后一公里”中持續升溫。
一座城市的溫度,不僅體現在高樓大廈間,更流淌在這些細微的關懷里?!靶「珞A站”不僅是一頓飯、一個歇腳地,更是對勞動者的一份尊重。在這里,每一位奔波的人都能找到歸屬感,而這座城市,也因這份溫暖而更加鮮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