衢山島,位于舟山群島東北部,猶如一顆明珠鑲嵌在蔚藍的大海上。衢山鎮以島建鎮,轄大小島嶼129個,人口約5萬。
近年來,岱山縣人民法院衢山人民法庭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創新矛盾糾紛多元化解工作機制,積極參與基層社會治理,通過巡回審判、普法宣傳等方式,用心、用情守護著海島的人間煙火。
高效處理涉漁糾紛,護航海洋特色產業
衢山島海域面積廣闊,海洋資源豐富,島內有5家漁業合作社,各類漁船近千條,漁業從業人員上萬人。針對海島交通不便等實際困難,衢山法庭廣開門路,推動各類訴訟事務就近辦、在線辦。據了解,法庭在4個住人海島均設有“訴訟服務聯絡點”,確保所有海島群眾在家門口就能享受便捷的司法服務。為進一步延伸司法服務觸角,在31個村社區及5個漁業合作社設立共享法庭,為當事人提供從咨詢立案到開庭審理的一站式、集約式訴訟服務。
2024年10月,從事20多年捕蟹生意的老徐走進衢山法庭立案大廳,面露難色:他將螃蟹運到江蘇啟東呂四港碼頭銷售給常年合作的生意伙伴紀某后,只收到50萬元的蟹款,200萬元尾款遲遲未到賬。紀某聲稱其早已將200萬元蟹款以現金方式交付給老徐,而老徐則表示根本就沒收到過這筆尾款。
雙方各執一詞,誰在說謊?承辦法官決定赴呂四港鎮實地調查,通過調取紀某提及的貨款、交付當天的行車軌跡,細心比對原、被告的行車軌跡后,發現雙方證言互相矛盾。經審理,法官認為,紀某將200萬元現金從銀行取出后,并未交付給老徐。
“謝謝法官,不然我有理也說不清?!鼻安痪茫闲焯匾馀軄砀兄x法庭,案件判決后僅兩周,他就收到了所有款項。
近年來,衢山法庭充分發揮法庭案件自立、自審、自執的優勢,探索“立審執”一體化辦案新模式,推動法庭案件直接執行機制落地,促成部分案件當庭履行、判后督促積極履行,實現矛盾糾紛一站式解決,減少進入執行環節案件數量,節省司法資源,減輕當事人訴累。
在衢山,不少漁民都像老徐一樣,常年交易靠現金、收魚靠關系,類似糾紛時常發生。為護航漁業發展,衢山法庭將部分典型案件的庭審現場搬到群眾家門口,達到“審理一案,治理一片”的效果。2023年以來,衢山法庭在漁船上、碼頭邊開展巡回審判10余次,發放交易風險點提醒函千余份,告知漁民在交易時如何簽訂漁貨交易合同,做好微信聊天記錄、轉賬記錄等交易憑證的保存。
“巡回審判能夠讓群眾在家門口解紛、維權,既方便群眾參加訴訟,保障群眾訴權,也能起到就地普法、以案說法的作用?!贬樯椒ㄍネラL石鵬超說。
建立海事協作機制,擦亮司法為民底色
漁船碰撞、船舶合伙經營、侵占海區造成漁業損失,是海上較為常見的海事糾紛類型,而海事糾紛專屬管轄法庭在舟山本島,出島訴訟費時費力。不少當事人并不清楚管轄規定,碰到問題后,習慣就近來到衢山法庭尋求幫助。
群眾來了,就不能往外推。一日早上8時許,石鵬超接到一起欠付船員工資案件,原告李某要求訴訟保全。石鵬超立刻讓李某遞交訴訟保全所需的材料,一邊又立即與海事法院的法官溝通辦理查封手續。第二天下午,海事法院法官反饋查封手續已辦妥,避免了漁船被變賣、當事人債權落空的后果。“一旦進入執行程序,這些船員就有工資優先受償權?!笔i超說。
義務為群眾辦案,擴大自身工作職責,衢山法庭以“如我在訴”的辦案理念,力求快速、便捷地解決糾紛,運用數字化辦案平臺,積極接洽寧波海事法院舟山法庭,借助海上共享法庭,構建成本最低、用時最少、效率最高的訴訟流程,讓漁民在家門口就能進行開庭、質證、答辯等訴訟活動。
除了訴訟便民服務外,衢山法庭還和寧波海事法院舟山法庭建立了涉海、涉漁糾紛訴調銜接工作機制,法庭在立案窗口設立海事案件服務點,為海事巡回審判、遠程開庭等提供場所,高效辦理海事委托執行事項,讓海事糾紛化解在當地。
近兩年,衢山法庭開展涉漁普法宣傳25場次,協助化解海事糾紛120件,為海事案件提供跨域立案31件、庭審場所22件次、辦理執行事項18件次,受益群眾1200余人次。
凝聚多方合力,打造海陸聯動新“楓景”
每年開漁期前,法庭干警全員出動,前往各個村社、漁業合作社巡回辦案。法庭副庭長余秀寶開展“見縫插針”式普法,趁著漁民整理漁船漁具休息的間隙進行提醒,“阿哥,過幾天就要下海了吧?要注意安全,捕撈作業時,一定要嚴格遵守國家有關規定。祝你們滿載而歸!”
余秀寶還借助漁業合作社開展“開漁第一課”,向漁民講解非法捕撈的法律后果以及漁業安全生產相關法律法規,強化他們的法律觀念,倡導依法依規捕魚,助力營造合法捕撈、安全作業的漁業環境。同時,特別選取了幾個非法捕撈的真實案例,通過以案釋法的方式,詳細解讀非法捕撈行為的嚴重后果。
余秀寶也向船老大、收購商和漁民們討教漁獲價格、交易習慣、工資構成等問題?!安簧偕鏉O糾紛暗含隱性規則,只有弄懂吃透,審判工作才會更省力。”
去年11月,一場涉人身損害賠償糾紛的調解工作在一漁業合作社的共享法庭內展開。
李某受雇于船老大王某,在其經營的漁船上從事捕撈工作。一次出海捕魚時,李某不慎摔傷,手臂骨折,要求賠償,但雙方協商無果。
漁業合作社通過共享法庭聯系法官請求指導調解,漁辦、村委相關工作人員均共同參與調解。在多方努力下,雙方達成和解并簽訂調解協議:王某賠償李某各項費用3萬余元。
“上述案件是涉漁糾紛中的典型案例,我們推動完善矛盾糾紛多元共治機制,把矛盾糾紛化解在基層,從源頭上化解當事人之間的矛盾,為矛盾糾紛做減法?!背修k法官余秀寶說。
衢山法庭還會同漁業主管部門及漁業合作社,成立“訴調聯盟”,聘請“紅帆”船老大、黨員先鋒模范為特邀調解員,與海警部門、海事部門等簽訂《平安體聯盟共建協議書》,有效利用共享法庭、“東海漁嫂”等平臺和組織,共同助力涉漁糾紛、鄰里矛盾及時高效化解;推動成立鎮級社會治理中心并入駐,開辟基層社會治理“第二法庭”……
2020年以來,衢山法庭通過“訴調聯盟”累計訴前化解相關案件200余件,解決爭議金額1800萬元,為近160艘漁船順利實現“減船轉產”提供司法服務和保障;依法妥善解決一批住房、就業、教育等民生領域案件;在聯系協調、通報預警等方面形成合力,共同打造海陸聯動新“楓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