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良言,獻善策,謀發展。15日,在各代表團駐地,亮點頗多的政府工作報告引發代表委員們熱議。
提升教育事業發展水平
在這次的政府工作報告當中,省人大代表、衢州市實驗幼兒園黨支部書記徐麗娟特別留意到“提升教育事業發展水平”等內容,“令我十分振奮”。已堅守幼教崗位28年,孩子的事,一直是徐麗娟心里最牽掛的事。
省人大代表徐麗娟
作為當地幼教領域的領軍人,徐麗娟關注到了“法治副校長”相關話題。據統計,去年全省中小學共有7600多名法治副校長主動對接學校和師生需求,走進校園進行法治宣講,推動全省教育系統法治宣傳教育在校園普及。徐麗娟說,法治副校長為未成年人種下了法治的種子,“但是,由于全省范圍內并沒有一套專門用于學校法治教育的課程,所以法治副校長的授課內容往往因自身所屬單位不同而各色各異,這也導致法治教育課程內容體系化有所欠缺”。
“法治副校長是貫穿整個基礎教育的一項制度,應該更具有效性和實操性?!毙禧惥暾f。這次兩會,她帶來了《關于組團式建設全省校園法治教育課程的建議》,建議通過建設“法治教育課程”體系,在全省范圍內建設一套專門用于學校法治教育的課程,“針對不同年齡段的未成年人,研究設計專業化高且內容形式更為匹配的授課體系,通過設置分級分類的教育內容和方式,由省教育廳牽頭,協同法、檢、公、司各部門的專業人員組團式建設全省層面的學校法治教育課程體系。”
省人大代表周燕娜
省人大代表、舟山南海實驗學校長峙小學校區黨支部書記、校長周燕娜也在教育領域深耕多年。在她看來,當前校園安全存在責權不夠明確等問題,她建議,可以通過立法,進一步明確政府部門、學校、家庭、社會在保障學生安全方面的管理職責,確保各方責任清晰、落實到位,使我省學校安全、學生安全做到“有法可依”。
省人大代表、溫州市龍灣區海城街道埭頭村黨總支書記張智慧同樣關注到教育領域的話題。他發現,全民健身中心、城市書院等提供的豐富資源是學校課外教育的理想補充,但這些公共服務設施在日常運營中常陷入“空窗期”,“如果能盤活閑置資源,既能為學生提供更廣闊的成長空間,又能讓公共服務設施煥發新活力?!?/p>
省人大代表張智慧
為此,張智慧建議建立由學校、全民健身活動中心、城市書院三方代表組成的協調小組,實現場地共享、人才交流、活動聯合、資源整合的同時,完善安全管理、強化資金支持,讓這些資源“活”起來。
加快老年友好型社會建設
近些年,養老服務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加快老年友好型社會建設,發展社區支持的居家養老。
“老人有著養老不離家、不離社區、不離故友的生活習慣,需要進一步突出社區居家養老的基礎地位。”省人大代表、文成縣百丈漈鎮石莊村黨總支書記趙小紅說,她帶來了《關于加強山區海島養老服務事業發展的建議》,建議把養老護理、家政服務、社區醫療等市場上已有的服務資源進行整合協調,著力打造“一站式”社區嵌入式服務綜合體,基本形成“15分鐘公共服務圈”。
省人大代表趙小紅
此外,她還建議,深化新時代山海協作,加大對山區海島縣的扶持力度,將助力山區海島養老服務列入發達地區的“山海協作”機制內容,在養老服務要素整合上向山區海島縣傾斜。
老年群體的需求,是很多代表委員的共同關注點。
“市場上有各種針對兒童的學習筷,但有些老人因為手抖,也需要專門的輔助筷子,卻是一‘筷’難求?!笔∪舜蟠?、杭州市上城區湖濱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主任張虹說,當前銀發經濟產品種類單一、缺乏設計與人文關懷,“老年人的新消費需求未受到重視,產品和服務的開發明顯滯后?!?/p>
省人大代表張虹
本次兩會,她帶來《關于加快激活消費造就我省銀發經濟新藍海的建議》,“建議在國家分類基礎上,鼓勵各行各業圍繞老人訴求研發產品,真正激活老年人新消費新動能,助推銀發經濟發展?!?/p>
省政協委員羅誠劍
省政協委員、民盟衢州市委會副主委、衢江區政協副主席羅誠劍關注到,隨著生活改善,我省人口預期壽命延長、受教育程度提高,低齡老年人再就業意愿和需求也在上升,“目前這一群體就業面臨著職業選擇較少、勞動關系認定復雜、用人單位顧慮多等問題。建議把老有所養與老有所為相結合,加快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健全再就業市場,為低齡老年人老有所為、繼續發光發熱創造條件?!?/span>
提升社會治理效能
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全面推進平安浙江法治浙江建設、提升社會治理效能。
省人大代表何必闊
網格員是基層社會治理的重要力量,他們穿梭于街頭巷尾、奔波于社區樓宇,將隱患排查在網格、服務落實到網格、事情解決在網格,在一個個“小網格”中織就“大平安”。省人大代表、溫州夾苧漆器博物館館長何必闊發現,一些網格員的工作能力還有待進一步加強,“在打通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上,網格員要講規范、懂方法、善分析?!睘榇?,何必闊建議,健全網格員教育培訓制度,完善初任培訓、在職培訓、專項工作培訓等全周期培訓機制,同時推廣職業技能評價模式等。
省政協委員郭峻
社會治理效能同樣引起省政協委員、省政協農業和農村委副主任郭峻的關注。他建議“進一步做強鄉鎮社會治理中心建設,提供法院訴訟服務團隊入駐的必要場所;將村(社區)社會治理工作室與共享法庭功能相融合,共同發揮好矛盾糾紛的預防和頭道過濾作用,并高度關注調解失敗案件,對涉訴風險和系統性風險進行預測,推送相關職能部門通過加強履職源頭解決糾紛?!?/sp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