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商環境是穩定市場信心、激發經濟發展活力、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因素。近年來,長興縣人民法院牢固樹立“法治是最好的營商環境”理念,著力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幫助經營主體紓困解憂、降本減負,真正解決經營主體急難愁盼問題,切實發揮人民法院為大局服務、為人民司法的職責使命。
助企解憂
激活市場內生動能
“兩年多了,公司終于進入正常狀態,二期的鄉村酒店項目也要進入開發階段了?!闭f起重煥生機的項目,公司負責人難掩激動。
這個曾深陷1.8億元債務泥潭的公司,在長興法院的精準施策下,不僅化解了股東僵局,還實現了從瀕臨解散到涅槃重生的蝶變。
該案涉案標的大、牽涉范圍廣,一旦公司解散,可能引發與工人工資發放、關聯金融機構收回債權有關的糾紛等。
為防止公司內部經營風險外溢,長興法院通過“保全+調解”的司法組合拳,以“股東矛盾疏導+股權結構優化”精準施策,最終促成雙方簽訂調解協議。
這種“救治重癥企業”的司法智慧,正是長興法院打造法治化營商環境的縮影。
人人都是營商環境建設者,案案都是營商環境試金石。2024年,長興法院深入貫徹《浙江省優化營商環境條例》,高效審結涉企案件4712件,涉案標的額21.79億元,法院牽頭的多元解紛、辦理破產等營商環境無感監測指標均達到滿意值。
為進一步解決企業急難愁盼問題,長興法院聚焦涉企司法服務增值化改革,創新賦強公證、預查廢等非訴解紛舉措,近7成金融借款糾紛通過訴前化解。針對企業財產保全中的堵點、痛點問題,專門發布涉企財產“優八條”政策,優化基本賬戶保護艙、保全聽證等機制,最大限度減少財產保全對企業造成的影響。
府院協同
破局紓困重煥新生
2023年5月,長興第二人民醫院因資金鏈斷裂陷入破產危機。面對群眾的就診需求以及醫護人員的安置問題,長興法院如何破局?
經研判分析,法院審判團隊決定運用“破產不停產”模式,通過府院協同機制開啟救治式重整。
“我們采取‘雙軌并行’策略?!背修k法官臧峻月介紹,“一方面通過府院聯動機制協調衛健部門保障執業資質延續,另一方面引入第三方監管確保醫療服務質量不降標?!边@種創新模式既維護了債權人債權的受償權益,又守住了群眾就醫的“最后一公里”。
在“放水養魚”策略護航下,醫院重整期間日均接診量逆勢增長8%,住院患者實現“零非計劃轉院”,140余名債權人約1.2億元債務得到了清償,真正做到讓危困經營主體涅槃重生。
這場保衛戰背后,是長興法院深耕破產審判改革的持續發力。2024年,長興法院積極發揮破產審判的職能作用,持續完善經營主體的救治和高效退出機制,審結企業破產案件37件,化解銀行不良資產1.03億余元。設立全市首個破產辦理綜合服務窗口,辦結全市首例企業破產和解及個人債務清理合并審理案,相關調研成果獲第十五屆中國破產法論壇征文一等獎。
柔性司法
兌現權益護企安商
數控機床轟鳴運轉的生產線上,工人們正在加緊組裝設備……隨著最后一筆款項到賬,長興某科技公司如期履行全部付款義務。這家曾因資金鏈斷裂陷入執行困境的縣工業50強企業,在法院創新舉措助力下擺脫危機。
面對這起涉企執行案件,長興法院執行法官聯合開發區管委會成立專項工作組,創新將財產申報程序前置至執前督促階段,通過企業生產經營數據分析開展信用評估,精準識別出該企業系暫時性經營困難但具備發展潛力。
“對企業來說,信用就是生命線。”執行法官介紹,通過誠信履行能力分級評估機制,對符合A級標準的企業采取“活封活扣”保全措施,允許其繼續使用生產設備,并量身定制分期履行方案,最終實現雙贏。
此案的成功實踐,折射出長興法院“善意執行生態圈”的創新成效。該院將誠信履行能力認定與屬地政府聯動機制深度融合,建立聯合激勵“白名單”、免于被納入失信被執行人名單、生產經營保護艙等誠信履行企業保護機制,采取“活封活扣”釋放涉查封財產價值6300萬余元,為360余家企業修復信用。對已履行義務企業實時刪除失信記錄,確保經營主體“輕裝上陣”。
2024年,長興法院進一步深化三級聯動綜合治理執行難工作機制,將執前督促、執行聯動等舉措向重點產業園區延伸推廣。通過前置糾紛化解端口、優化信用修復通道、創新財產處置方式等,保障債權人權益兌現,最大限度降低司法活動對企業經營的影響,為法治化營商環境建設注入司法溫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