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色中的北郊河波光粼粼,居民樓燈火漸次亮起。在這里,平安建設不是冰冷的數字與制度,而是黨員夜巡時溫暖的敲門聲,是鄰里互助的家常話,是民生服務里的煙火氣。嘉興市秀洲區新城街道秀湖社區將治理智慧融入萬家燈火,繪就出一幅“黨建領航、鄰聚共生”的平安新圖景。
夜巡叩心扉:流動的“平安信號燈”
“張阿姨,這個月的反詐案例又更新啦!”每晚六點,社區黨委書記許煥休帶領的“平安夜巡隊”準時穿梭在秀湖花苑的樓道間。這支由網格員、社區干部組成的隊伍,手持宣傳冊,逐棟逐戶開展“敲門行動”。針對轄區出租房密集的特點,社區創新實施“三查三改”機制:查消防通道是否暢通、查電動車充電是否規范、查防盜窗安全隱患,現場整改小問題,限期解決共性問題,掛牌督辦重點隱患。
翻開夜巡記錄本,一串串數據見證著守護成果:今年已完成30戶出租房防盜窗破窗改造,清理樓道雜物43處。更令人振奮的是,夜巡隊員在入戶宣傳時成功攔截2起電信詐騙,為居民挽回損失。居民李大爺感慨:“看到紅馬甲在樓下轉,心里就踏實!”
黨員連民心:激活治理“神經末梢”
在秀湖社區黨群服務中心,一本《黨員心聲溫度計》格外引人注目。“建議增設電動車充電樁”“希望增加夜間巡邏頻次 ”……12條標星的意見建議,成為社區治理的“指南針”。許煥休介紹:“我們建立黨員‘三必訪’機制,在‘書記走訪日’既送平安知識,更聽百姓心聲,收治理良方?!?/p>
依托收集的“金點子”,社區繪制出“安全隱患熱力圖”,組建“黨員平安先鋒隊”,將126次治安巡邏、糾紛調解的足跡,化作社區治理的“動態數據庫”。如今,小區內的“睦鄰驛站”“睦鄰會客廳”,已成為黨員服務群眾、收集民意的紅色陣地。
三鄰暖人心:煙火氣里的幸福滋味
在秀湖社區,“三鄰”不僅是口號,更是看得見的煙火氣。社區黨委聯合11家單位組建“平安共建聯盟”,深化“聚鄰、暖鄰、惠鄰”三大行動。
據悉,聚鄰“服務圈”每月在“為民服務日”提供法律咨詢、急救培訓等服務,累計惠及群眾600余人次;暖鄰“食光機”為60周歲以上老人提供“送餐上門”服務,1200余次熱乎飯菜傳遞舌尖上的關懷;惠鄰“改造家”開展“暖巢行動”,為三證人員、困難家庭進行房屋改造和老年人居家適老化改造,重點人群建檔率、關愛覆蓋率均達100%,用溫情服務筑牢平安基石。
從夜巡路上的星光,到睦鄰驛站的歡笑,再到暖胃更暖心的服務,在這里,平安建設不僅是治理成果,更是萬家燈火里透出的幸福安寧?!拔覀儗⒗^續深化黨建引領基層治理創新,讓平安建設更有溫度、更具效能,切實提升居民‘家門口的安全感’。”許煥休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