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杭州市錢塘區的李先生抱著一個紙箱匆匆走進新灣派出所共裕生態聯勤警務站求助:“養了一周了,怎么越看越像保護動物?”紙箱內,3只毛茸茸的幼鳥睜著圓溜溜的眼睛,不時發出嘰嘰喳喳的叫聲。
據了解,李先生一周前在農場安裝監控時,發現草堆上有3只幼鳥,推測可能是因前幾日下雨從樹上掉落,其中1只幼鳥的腳還受了傷,于是將它們帶回家悉心照料。
李先生有養寵物鳥的經驗,起初用泡沫箱安置羽毛未長出的幼鳥,每天挖蚯蚓喂養。經過一周的精心照料,幼鳥逐漸長大、羽毛漸豐,獨特的模樣也引起李先生的注意。經上網查詢懷疑是保護動物后,他果斷向警務站求助。
輔警朱樂意憑借經驗判斷幼鳥可能是餓了,在喂食后立即進行資料對比,確認這些幼鳥為國家重點保護動物——戴勝鳥。戴勝鳥頭冠羽毛高聳、羽色鮮艷,喜食害蟲,是農林的益鳥,因其巢穴氣味特殊,也叫“臭咕咕”。確認身份后,朱樂意立即上報社區民警徐偉,后者隨即與區農業農村局對接。當天上午10點左右,工作人員抵達警務站將戴勝鳥送往野生動物救護站。
經檢查,受傷幼鳥的腳部問題屬于先天狀況,無需特殊處理。救助站工作人員鄭建江介紹,這些幼鳥需要保證每2小時左右喂食一次,且對喂食量有嚴格要求。若未出現細菌感染等情況,預計再養一周羽翼豐滿后就能放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