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建德市巾幗書記成果展上,壽昌鎮望江社區書記何泉手捧一本邊角磨得發亮的筆記本登臺。她輕輕撫摸著卷起的書頁,動情地說:“大家一定想知道,我為什么帶著這樣一本舊本子上臺?因為它是我18年社區路的見證?!?br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0, 0, 0, 0); box-sizing: border-box; line-height: 28px;">
這本筆記本,正是何泉和同事們接力書寫的“民情日記”。在望江社區的一間辦公室里,28本厚厚的“民情日記”靜靜摞放,紙頁泛黃卷邊,密密麻麻的字跡里,記錄了一個社區18年來的民生冷暖。
何泉上門走訪
2008年6月,彼時還是社區干部的何泉帶上一本筆記本,第一次叩響89歲蔣老伯的家門。屋內雜物堆積,氣味難聞,坐在角落里的老人看起來有些孤寂。何泉心頭一緊,在筆記本上鄭重寫下:“多陪伴老人?!睆拇耍鐓^干部和志愿者的目光與腳步便未曾遠離:蔣老伯家的屋頂漏雨,立刻協調修繕;生活不便,多方聯系保姆……這份關愛溫暖了老人,在生命的最后時刻,蔣老伯決定將三分之一的財產贈予社區,定向幫扶困難老人。
也是從2008年起,何泉和同事將這本筆記本喚作“民情日記”,每次走街串巷都會帶著它,隨時記錄下社區里的大情小事。
2014年,5歲的小胡(化名)父親失聯、母親改嫁,與奶奶、弟弟相依為命。何泉和同事在“民情日記”上記下后,立即行動起來:幫她辦理低保,送入幼兒園,在社區書吧陪她閱讀。黨員們接力關懷,從作業本到書桌,從冬衣到圍巾……去年8月,她以優異成績考入新安江中學,喜訊傳來,整個社區都在為她喝彩,而何泉和同事也將這一喜訊記到了“民情日記”上。
“守護驛站”暖民心
“民情日記”越寫越厚,居民的需求也越來越清晰,并由此催生了“365微事志愿服務”?!巴桓纭秉h員維修隊主動為居民修理電器,“宅急送”網格員風雨無阻上門服務,“幸福方桌”為老人送餐談心。如今,志愿服務隊已經從最初的32人壯大到318人。同時,社區還打造了“解憂驛站”和“守護驛站”:90歲的孤寡老人龐奶奶曾在此無助落淚,志愿者全程陪同跑法庭、查資料,最終幫她解決了困擾多年的房產證糾紛。
18年來,28本“民情日記”記錄著望江社區“走村不漏戶,戶戶見干部”的生動實踐。而今,這些“民情日記”仍在續寫新的溫暖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