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解一起矛盾糾紛要多久?
對來自諸暨市工商聯的商事糾紛調解員宣華來說,可能一二十分鐘就夠了。
就在記者駐足間,她坐在鍵盤前一通噼里啪啦地打字,就成功化解了一起合同糾紛。從微信聯系雙方當事人、溝通訴求,到提出補償建議、雙方線上確認,一共也就花了十多分鐘。
去年,諸暨“一站式、一碼管”綜合解紛工作法獲評全國新時代“楓橋經驗”先進典型。一年來,該工作法不斷優化升級,吸納越來越多的職能部門、社會組織等加入解紛“朋友圈”,給辦事群眾帶來的快捷、便利也在持續放大。
一個碼,管到底
經過一甲子的傳承與創新,“楓橋經驗”再次站上新舞臺。來到發源地諸暨,記者再次感受到了她的“圈粉”力、傳導力和引領力。
走進諸暨市社會治理中心,在調解服務、法律服務、訴訟服務等8個專區里,公安、法院、人社、婦聯、總工會等20多家單位都擺出了自己的“攤位”。
宣華所“主理”的商事糾紛調解“攤位”就在其中。
“快速化解糾紛,除了自己長期從事該項工作的經驗積累,還得益于中心‘一站式、一碼管’綜合解紛工作法帶來的體系重塑和流程再造?!毙A介紹,依托基層智治綜合應用等數字化平臺,中心對受理的糾紛事項實行賦碼管理,規范登記后,可以實現全鏈流轉。
也就是說,調解員拿到分流過來的事項,線上就能了解糾紛詳情,提前做好功課。然后發揮自己的專長,現場面對面或線上點對點化解糾紛,大大提升了解紛效能。
同時,中心還不斷優化“信息收集—分類處置—綜合銷號—督查考核”的矛盾化解閉環流程,實現一碼管到底,全程可追溯。
“如若調解不成,可由調解員引導當事人線上提交申請,將案件流轉至紹興仲裁委諸暨分會仲裁,通過發揮仲裁經濟、高效、一裁終局等優勢,實現案結事了?!毙A說。
描繪“1001種美好”
在諸暨,每五個人中就有一人是志愿者。他們在基層社會治理中,發揮著無可替代的作用。
在諸暨市社會治理中心,前來解決問題的群眾也可以選擇通過志愿者提供的心理疏導、愛心幫扶等,以更柔性的方式解開心里的疙瘩。
隨著諸暨市委社會工作部和社會治理中心融合辦公,中心更加注重社會組織、行業協會、志愿者等社會元素參與基層治理,新增了社會工作服務區,特設志愿社會工作服務站,以“社工+志愿”的運作模式,形成“1001種美好”服務品牌矩陣。
中心志愿服務工作站志愿者、“90后”退役軍人莊園一直在跟進參與的“1001個愿望”項目,就是其中之一。
“我希望有一個電話手表,可以常跟在外地的父母聯系”“我想要一張寫字桌,渴望有個良好的學習環境”……打開日心月益小程序,社工和志愿者們深入走訪后收集整理出的一個個微小而意義深遠的愿望,正等待被實現。
“‘一老一小’牽動著每個家庭,關系到家庭和社會穩定。只要動動手指,就能為這些困難群體點一盞燈,照亮前路?!鼻f園說。
“1001美好工程”“1001個美好集市”“1001種美好文創”……更多美好,正無限賦能。
持續擴容,主動出圈
去年金秋,習近平總書記來到楓橋經驗陳列館,重溫“楓橋經驗”誕生演進歷程,了解新時代“楓橋經驗”創新發展情況。諸暨市委社會工作部常務副部長胡冰說:“總書記的殷殷囑托給我們鼓了勁,也讓我們進一步思考,作為‘楓橋經驗’發源地的干部,怎樣通過創新實踐應對工作中的新問題?!?/p>
今年7月,在中心的推動下,紹興仲裁委員會與省珍珠行業協會開展戰略合作,建立了“珍珠小鎮”仲裁服務聯絡站,為當地特色珍珠產業在解決商品買賣、參展等方面的糾紛問題,提供“一站式”服務。
今年8月,全省首家職工權益保障調委會入駐中心,目前已成功調解各類勞動糾紛33件,在為廣大職工解煩憂、除困擾中發揮積極作用。
前不久,諸暨市楓和律師調解中心在市社會治理中心掛牌成立,不僅集齊了全市最優質的律師團隊,收費也遠低于市場水平,讓需要打民商事糾紛官司的市民有了新解法。
隨著解紛工作“朋友圈”的不斷擴大,中心進一步出臺指引規范,完善精細化服務,加強信息化支撐,著力提升23個鎮級社會治理中心實戰化能力,推進503個村級社會治理工作室規范化建設,構建“系統集成、高效協同、實戰實效”的基層社會治理平臺,高水平展現“楓橋經驗”發源地亮麗風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