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騎行電動車,請按照規范戴好安全頭盔。”近日,在湖州市吳興區織里鎮吳興大道與晨虹路路口,身穿不同快遞服裝的小哥,化身“交通安全宣傳員”,對未佩戴頭盔、不系安全帶、不按機動車道行駛的機動車、電動車駕駛人進行勸導,并發放“一盔一帶”宣傳單,呼吁廣大駕駛人自覺遵守交通規則。
這樣的場景從2023年7月起就成為織里街頭常見的一道風景線?!懊考铱爝f企業每周派出4—6名快遞小哥上街開展交通勸導,今年以來已有約360人參與其中?!焙菔泄簿挚椑锓志贮h委委員、交巡警大隊大隊長沈杰介紹說。
常態化運作源于織里對交通安全的創新治理。作為中國童裝之都,織里鎮共有申通、圓通等8家主要快遞企業員工1028名、貨車244輛、電動三輪車540輛,承擔著每年200余萬件快遞“最后一公里”的配送任務?!翱爝f行業車多人多,是道路交通高頻參與群體,也是闖紅燈、違法變道等常見交通違法行為和道路交通事故發生的風險群體?!鄙蚪苷f,為了解決這類人群的安全問題,他們動了不少腦筋。
2023年7月,交巡警大隊依托“e企安365工作體系”,建立全市第一個快遞行業交通安全共治站,并專設“交警幫幫團”,與吳興區郵政管理局、快遞協會共同對鎮域1028名快遞員開展日常安全管理,引導快遞行業開展交通安全共治,有效夯實企業交通安全風險主體責任?!敖煌ò踩仓握居煽爝f協會秘書長擔任站長,構建‘1+2+8’組織體系,快遞行業協會、交警、郵政管理、快遞企業等單位各司其職,全面提升轄區交通安全水平?!鄙蚪苷f。
在建設陣地的同時,一系列舉措也建立起來并不斷完善:交警部門每月1—2次走進各家快遞企業,利用晨會時間,結合各種節點、主題開展“禮讓斑馬線”“禁止電動車非法改裝”等送法上門服務;交通安全共治站每月在微信群通報快遞小哥交通違法、交通事故發生數及排名情況,并發布典型案例;各企業布設“車輛主動安全防護系統”,實現對快遞司機駕駛行為實時掌控和安全提醒,有效防止發生疲勞駕駛等交通違法行為;交警部門推動企業完善員工考核辦法,對遵紀守法的員工給予50元至200元的獎勵,對高頻交通違法、高頻防護提醒及交通事故負同等以上責任的員工,扣發考核獎,屢次觸碰紅線的予以勸退……
一項項強落實、動真格的舉措,營造了人人講、人人學、人人重視交通安全的氛圍?!艾F在大家出門送快遞都會繃緊安全弦,交通違法行為越來越少了,家里人也更放心了?!焙萆晖椑锶靠爝f小哥李海濤笑著說。數據最具說服力——自快遞行業交通安全共治站成立以來,織里鎮區涉快遞車輛事故率下降5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