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嘉興市秀洲區新城街道,平安建設始終是貫穿街道工作的主線,承載著守護萬家燈火的重要使命。街道以“民聲民意”為平安建設風向標,通過構建全域覆蓋的風險防控體系,為轄區人民營造安全穩定、和諧有序的社會環境。
維護社會穩定 營造和諧氛圍
“我們街道曾連續18年獲評市級平安街道。”新城街道黨工委書記吳超言語間滿是自豪與責任。在維護社會穩定的征程中,街道嚴格遵循信訪工作“三屬”原則,層層壓實責任鏈條,推行“雙線關懷”模式。這一模式不僅關注群眾訴求的解決,更注重情感層面的撫慰,讓群眾真切感受到被重視、被關懷,顯著提升了群眾滿意度。
面對復雜的疑難積案,街道成立“一案一專班”,專班成員們深入調查、多方協調,憑借堅韌不拔的毅力和智慧,成功實現積案清零。依托基層智治平臺,街道打破部門壁壘,推行“信訪+調解+疏導”融合機制,將信訪、公安、司法、村社、心理咨詢等多方力量高效整合、聯動協作。2024年,這一機制成功化解61件潛在風險,實現高風險事件降級,推動工作模式從“被動接訪”向“主動治理” 轉變,全年矛盾糾紛化解率高達99.47%。
此外,街道在8個社區設立基層調解站,推行“門前調” 工作法。調解站的工作人員如同鄰里間的“和事佬”,用耐心和智慧化解諸如鄰里糾紛、家庭矛盾等“小矛盾”,確保 “糾紛不出網格、矛盾當天反饋”,讓和諧的春風吹遍社區的每一個角落。
深化應消改革 構筑安全格局
在深化應急消防改革方面,街道緊扣“大安全、大應急、大減災”目標,組建了全市第一支城市區域專職消防救援隊伍,整合應急消防、社區、物業等力量,形成“街道統籌、社區落地、物業聯動”的三級治理網絡。
街道緊盯區域內重點領域、重點場所,實行“1+1+7+N”巡查機制,常態化開展夜巡宣教。夜幕降臨,巡查人員的身影穿梭在大街小巷,他們不僅排查安全隱患,還向居民普及安全知識;針對巡查中發現的動態隱患問題,當場督促整改。通過賦色分級管理方式,街道科學有序地抓好生產經營活動、防汛防澇等工作,2024年火災警情同比下降28.8%,有力保障了企業群眾生產生活安全。
堅持多元共治 優化營商環境
優化營商環境也是新城街道平安建設的重要一環。街道開展樓宇“1+1+N”多元共治創新工作,班子領導擔任樓長,一對一服務樓宇,及時解決樓宇企業需求,參與樓宇社會矛盾治理。
2024年,街道有效處置金融、非法集資、不正當經營等12起,為樓宇經濟發展構建了安全、穩定、健康的環境。
同時,街道推動商圈平安共建,持續開展“紅馬甲在行動”志愿服務,倡導“我為大家守一夜,大家為我守一年”理念,凝聚社會合力。
“新城街道始終秉持‘事事牽掛于心’的擔當情懷,以如履薄冰的警覺、勇毅前行的姿態,持續筑牢安全防線。”吳超堅定地表示,未來,街道將繼續深化平安建設各項工作,不斷提升治理水平,讓平安的福祉惠及每一位居民,為秀洲區的高質量發展貢獻新城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