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北京師范大學法學院暨刑事法律科學研究院二級教授、博士生導師、犯罪與矯正研究所所長吳宗憲等專家團隊來金華市中級人民法院、金華市人民檢察院、省金華監獄調研減刑假釋“兩項指數”。
“‘兩項指數’這一創新舉措,為破解‘確有悔改表現’的認定和‘再犯危險性評估’這兩個難題,提供了極具前瞻性的思路與寶貴的實踐探索經驗。”研討會上,吳宗憲高度贊揚了金華地區法院、檢察院和監獄三方在協同探索建立減刑假釋案件智能化評價模型(即“兩項指數”)方面所作出的努力,并從專業視角出發,對“兩項指數”建設的進一步完善提出了意見和建議。“在指標設定上,可考慮將家庭狀況、職業技能掌握情況和出獄后就業前景等納入‘再犯罪風險’的評估中,罪犯假釋后是否有親情的扶持和再就業的保障,對其穩定融入社會起到關鍵作用。”吳宗憲說。
研討會期間,吳宗憲等人還實地深入省金華監獄執法管理一線,參觀了罪犯監舍、伙房、教學樓以及習藝區等,全面且細致地了解了罪犯改造與減刑假釋工作的實踐成果,并對監獄“四規范一公開”、“十規十禮”、綜合執法辦案體系等創新實踐高度關注,做了詳細的調研記錄。吳宗憲認為,這些監獄工作的成果是“兩項指數”中“罪犯獄內改造情況”的直觀體現,是“確有悔改表現”認定的重要基礎。
“浙江監獄的這些做法非常好,我計劃把你們的實踐經驗提煉后加入到研究生培養的教材里?!眳亲趹椪f。
據悉,自2023年以來,“兩項指數”在金華地區“法檢監”三方標準共認框架下,通過減刑假釋案件全流程在線辦理、數據精準抓取、平臺智慧運算和智能輔助建議,使得對減刑假釋案件的評價考量更為精準,讓民警辦案更有底氣;以客觀證據和指數分數反映罪犯改造表現,推動罪犯改造從“橫向比較”到“自我比較”的轉變,罪犯改造目標和預期更加準確,執法辦案也更具公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