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2日,凌晨4點多,一名身形挺拔的中年男子出現在臺州市臨海古城城區。跟遛彎的市民不同,他總是一絲不茍地埋頭查看道路環境衛生,時不時跟環衛工人叮囑幾句。
他是臨海市綜合行政執法大隊二級主任科員陳優林,這樣“軋馬路”的習慣已經持續了26年,城區的8個中轉站、48條主街道、475個垃圾點位、1800多個果殼箱分布情況,他都爛熟于心。
在前不久舉行的全國“人民滿意的公務員”和“人民滿意的公務員集體”表彰大會上,陳優林榮獲全國“人民滿意的公務員”稱號。面對這樣的認可,他由衷地說:“我就是一個‘掃帚官’,踏踏實實做好城市環衛工作,環境好了,群眾的幸福感就上來了?!?br>
自1995年進入臨海環衛隊伍,陳優林便堅守在環衛一線。為有效提升全市環衛保潔工作標準化、精細化水平,他最先在臺州范圍內創新推行垃圾“掃運分離”模式,提出開展創建“環衛保潔示范街”,并帶領環衛中心班子當起“路街長”,邀請廣大群眾當監督員,以點帶面實現整體提升。
“我從沒見過像他這樣的領導,工作時間比我們一線環衛工還長,天天巡街,看到問題馬上通知我們整改?!币幻值辣嵔M組長說,常??吹疥悆灹帜弥鴴咧闵辖郑€會向環衛工人“取經”。
近年來,臨海市委、市政府錨定“創建全國文明城市、臺州府城爭創國家5A級景區”的雙重目標,陳優林帶領環衛中心為“古城換新顏”下了不少功夫。
“搞環境衛生,就要深入每個街道,看看垃圾清理得干不干凈就知道我們工作有沒有到位。”創建期間,他時不時去各個路段“抽查”清掃保潔情況,確保衛生無死角。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后,臨海城區各隔離點位的垃圾清運成了創建文明城市的“額外挑戰”。陳優林心系群眾,帶頭沖在戰“疫”一線,每天到現場督促3個集中隔離點、400多個收集點完成垃圾清運和消殺工作。得知一些環衛工人因緊張而不敢碰隔離點的垃圾,陳優林跟車到點位,戴上口罩、一次性手套,自己動手搬垃圾,并向環衛工人示范如何做好防范措施,很快打消了大家的顧慮。
憑著多年環衛系統的工作經驗,陳優林還積極倡導環衛作業市場化模式。他認為,要通過“事企分開、干管分離”才能從根本上提升環衛工作規范化、專業化水平。2021年1月,他從制度規范入手,先后牽頭制定崗位職責、作業規范、財務管理等20多項制度,幫助臨海市臨城環境衛生服務有限公司規范化發展。公司步入正軌后,陳優林又將工作重點轉到了發展業務上,他緊盯“臨海環衛市場化保潔標桿企業”的戰略目標,創建“公司—片區—路段”三級考核體系,推動專業化、機械化設備應用。短短幾個月時間,公司業務范圍不斷拓寬,高質高效的服務贏得了合作單位和群眾的一致認可。
26年、9000多天、5萬多公里……陳優林的足跡遍布臨海城區的角角落落。他說:“城市的風景由街道小巷、花草樹木、公共設施組成,我就當好它的‘美容師’,讓大家在靚麗風景中舒適生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