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產安全事故起數和死亡人數分別下降11.3%、10.2%”“審結電信網絡詐騙犯罪案件2482件5138人”……連日來,政府工作報告、“兩院”工作報告里,一個個鼓舞人心的數據,讓代表委員們深刻感受到浙江社會安定有序的良好局面。
平安幸福民之所望。面對新形勢新挑戰,如何聚焦聚力建設更高水平平安浙江?不少代表委員提建議、亮實招。
不斷增強群眾安全感
“網約房”安全隱患多,“笑氣”非法販賣亂象屢禁不止……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新型毒品、新興業態管理等一系列社會治理亟需解決的熱點難點問題,成為代表委員關心的事情。
“網約房”是近年來出現的新興業態,因其便捷、優惠等成為很多人的租房選擇。但由于行業管理機制不健全,治安、消防、食品安全等隱患突出,給社會治理帶來較大挑戰。此次,省政協委員、舟山市政協副主席張偉平帶來了關于立法規范“網約房”經營的建議。
張偉平在調研中發現,我省在“網約房”管理上,目前還存在立法制度滯后,治安、消防隱患突出等問題。“‘網約房’在法律屬性、經營許可、管理制度、治安責任等方面均尚未有明確的法律法規。”他指出,“例如由于沒有強制實名制登記規定,甚至一些未成年人也能單獨辦理入住?!?/p>
“網約房”也須成為“安全房”。張偉平建議,首先要加快立法,明確市場監管、公安、消防等部門職責,確保相關部門對“網約房”管理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其次要建立健全“網約房”準入審批、經營動態評估和非法經營舉報社會動員機制,形成各部門齊抓共管的良好局面;同時還要落實網絡平臺作為“網約房”監管后臺的第一責任,推動自我監管,“希望政府、企業、社會各界及群眾都能形成安全意識,共同推進問題的解決”。
“笑氣”的學名為一氧化二氮,被作為麻醉劑廣泛運用于外科和牙科。吸食“笑氣”會產生輕度麻醉感、愉悅感,長期大量吸食會導致神經損傷,嚴重的會致殘或因缺氧而窒息死亡。目前,“笑氣”尚未作為毒品被列入管理,一些不法分子為牟取暴利而販賣,對社會公共健康構成威脅。
省人大代表、臨海市公安局古城派出所的張海林擔任輔警已有13年?!拔乙娺^多起因青少年濫用‘笑氣’引發的警情。他們在好奇心、尋求刺激的驅動下購買‘笑氣’,逐漸上癮,沒有經濟來源就去偷,成為治安不穩定因素?!彼f,有些吸食“笑氣”成癮的孩子才十歲出頭,可父母不管,民警也只能說服教育,“每次碰到這種情況,都很心痛?!睆埡A纸ㄗh,制定和完善相關法律法規,明確將“笑氣”列入特殊化學品或精神活性物質管理名錄,規定其生產、銷售、購買和使用的合法程序與條件;對于醫用“笑氣”的銷售,實行嚴格的實名制登記,確保藥品流向可追溯,防止流入非法渠道;加大對公眾的風險警示和安全教育力度,提高公眾對“笑氣”濫用危害的認識;加大對非法生產、銷售“笑氣”行為的查處力度,定期進行市場巡查和專項打擊行動。
切實化解群眾煩心事
浙江是“楓橋經驗”的發源地,更是其創新發展的試驗田。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充分肯定了過去一年我省在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深化干部下基層開展信訪工作取得的成績。“基層治理與‘楓橋經驗’”“領導干部下訪接訪制度”,也是很多代表委員熱議的話題。
作為“楓橋經驗”發源地的一位干部,省政協委員、紹興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余利明今年將目光聚焦到了互聯網時代基層治理,帶來了關于創新新時代網上“楓橋經驗”的提案。
“網上‘楓橋經驗’是指運用網絡數字信息技術推動‘楓橋經驗’創新發展,以及運用‘楓橋經驗’治理網絡空間,營造清朗有序的網絡環境兩方面基本內容。”余利明介紹。就目前創新發展新時代網上“楓橋經驗”,她梳理發現,主要存在數據收集整合、數據共享及應用創新、網絡空間治理效果等方面的問題?!袄?,我省目前尚未建立基層數字治理的內容、技術應用、數據共享等技術標準,部門、層級之間數據共享開放不足,群眾表達訴求的渠道日益增多和分散,導致一些社情民意無法全面掌握,部分矛盾無法在網上及時解決?!?/p>
她建議,應完善網絡數字治理統一領導和部門會商工作機制,構建統一領導,相關部門共同參與、協調行動,線上線下同步治理的管理格局。同時加強社會治理統一網絡數字平臺建設,搭建統一的群眾投訴反映受理綜合信息平臺,完善矛盾糾紛多元解決機制,為群眾提供線上線下立體式、全天候、普惠式的解紛服務。
如何讓群眾遇到問題有地方說,說了有人聽,聽了有人解決,解決了還有反饋,也是省人大代表,浦江縣人大常委會黨組書記、主任鄭文紅一直在思索的問題。
她介紹說,去年以來,浦江縣進一步優化領導干部接訪下訪機制,推動領導干部到基層一線和矛盾最集中的現場,面對面聽民聲,妥善解決群眾的急難愁盼問題。鄭文紅認為,當前應進一步探索“真下真訪民情”工作機制,健全完善“實體+網上+掌上”三位一體的民意收集全鏈條體系,多形式、多渠道無縫對接社情民意;進一步凝聚“實心實意辦事”工作合力,通過互聯網+政務服務一體化建設,將諸多治理平臺、組織、功能等優化整合,發揮制度和技術相嵌作用,以智能化的政務服務制度體系提升治理效能。同時,還要繼續深化“干部下基層開展信訪工作”和“楓橋經驗”制度的協同性,形成互為補充的制度閉環。
牢牢守住百姓“錢袋子”
在“兩院”工作報告中,打擊電信網絡詐騙的有關內容被多次提及。省人民檢察院工作報告指出,聚焦群眾深惡痛絕的電信網絡詐騙、侵害公民個人信息等犯罪,持續保持高壓嚴懲態勢,起訴5871人。加大境外電詐集團打擊力度,督辦緬北電詐專案,推進全鏈條反詐,堅決保護人民群眾財產安全。
“省高級人民法院工作報告也提到,審結電信網絡詐騙犯罪案件2482件5138人,這充分體現了我省‘兩院’對這項工作的重視?!弊鳛閬碜曰鶎优沙鏊氖∪舜蟠怼⑨橹菔泄簿轴榻志指呒遗沙鏊虒T方婷婷對電詐可謂深惡痛絕,去年兩會時,她就格外關注打擊電信網絡詐騙方面的有關內容,常與代表們學習經驗、交流做法。
“電詐的潛在受害者可能是每一名市民,一旦被騙,往往損失慘重,因電詐導致的家庭悲劇也時有發生?!狈芥面谜f,為加強打擊電信網絡詐騙的宣傳力度,派出所經常通過各種防詐活動,提醒轄區百姓守牢“錢袋子”。日常工作中,她都會隨身攜帶一疊防詐宣傳手冊,“雖然厚重,但和電詐案件發生后的損失相比,手冊的重量真的很輕?!?/p>
“隨著工作的推廣和深入,如今我們轄區因電詐而遭受財產損失的人越來越少?!睋芥面媒y計,同比2022年,她所在的高家派出所全年受理電詐有關案件數下降了31.25%,發案金額也大大降低,“感覺平時做的工作落到了實處,起到了效果”。
省人大代表、浙江興嘉律師事務所一級律師王愛華認為,我省可以從法治層面,繼續加大打擊電信網絡詐騙力度。他告訴記者,反電信網絡詐騙法從2022年12月1日實施以來已有一年多時間,取得了較好成效,不過隨著犯罪分子的作案手段、技術不斷翻新,打擊治理工作形勢依然嚴峻。對此,王愛華建議,應總結我省實施反電信網絡詐騙法的經驗,及時啟動地方立法程序,明確“打、防、管、控、宣、治”為基礎,堅持齊抓共管、群防群治、精準防治相結合。同時,在與上位法不沖突的基礎上體現浙江特色,彰顯互聯網、數字經濟發達地區的領先作用,全力保障人民群眾財產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