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隨著某新材料有限公司代表與孫先生握手言和,一場歷時7天的勞資糾紛畫上圓滿句號。
“戴老師,我明明是被突然辭退的,他們卻說我是自動離職……”近日,位于海鹽經濟開發區(西塘橋街道)智安港工業社區辦公室的“解鈴人工作室”的門被重重推開,孫先生因薪資發放與勞動關系解除問題前來求助。
就在幾天前,孫先生準備返崗,卻被門衛一句“系統顯示你已離職”攔在廠區外。這讓孫先生難以接受。
“解鈴人工作室”立即啟動糾紛協調機制,由調解員戴承成和網格長王熙組建專項調解組。調解組詳細記錄了調解進程:2月15日10:25首次接待,當事人情緒激動;14:30聯動勞動監察部門調取勞務派遣合同;17:48接到孫先生第3通咨詢電話……
為查清事實,調解組冒著嚴寒,跑了當事公司三趟,了解企業相關規章制度,翻閱雙方的勞務合同,還采用工作室推出的“權益計算器”為雙方厘清各個問題,引導雙方在依法合規的基礎上達成共識。
當孫先生在調解協議上簽下名字時,他松了一口氣。“沒想到社區調解這么高效,既拿到了應得薪酬,還獲得了合理補償。經過調解組的開導,我也理解了企業的難處?!彼f,“這些天我打了十幾通電話咨詢,每次社區都耐心解答,很上心?!?/p>
這是智安港“解鈴人”培養計劃的一次成功實踐。作為社區2025年重點打造的基層治理創新項目,“解鈴人工作室”以“糾紛就地化解”為宗旨,組建起由社區書記牽頭、全體社區干部組成的核心團隊,整合社區三師服務團、特邀老干部、企業HR聯盟等力量,形成矛盾糾紛全鏈條化解機制。同時,“解鈴人”也不斷強化學習,口袋里隨時揣著法律條文口袋書、企業通訊錄和調解流程圖“三件寶”,并積極參加“勞動爭議調解實務”培訓、“新時代楓橋經驗”專題研修班等。
“‘解鈴人’既是工作室名稱,更是服務承諾。”智安港工業社區黨支部書記何鴻杰表示,下一步社區將完善十五分鐘調解服務圈,讓更多社區干部成為矛盾糾紛化解的行家里手,讓每一份合法權益都能在家門口得到守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