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提升古建筑場所火災防控能力,近年來,金華市金東區消防救援大隊立足現狀,以責任為基、科技為翼、意識為盾,從防、滅、宣等多方面入手,構建全方位消防安全屏障。
強化聯合監管,壓實責任“防火墻”。細化責任清單,明確文物管理單位為第一責任人,簽訂消防安全責任書,將防火工作納入績效考核,倒逼責任落實。強化聯合監管,大隊與文旅、公安等部門建立常態化聯動機制,每季度至少開展一次聯合巡查,重點排查電氣線路老化、香火管控、消防通道堵塞等隱患,建立“檢查—整改—復查”閉環管理臺賬。健全應急預案,針對不同古建筑特點制定專項滅火救援預案,每半年組織消防演練,確?!耙辉阂徊摺⒁粡R一方案”,提升應急響應效率。
科技賦能防控,構建智慧“監測網”。完善基礎設施建設,加強對古建筑、古街的電氣線路改造,定期更換老舊電線,對新裝的電線套管保護并安裝漏電保護裝置。大隊以坡陽古街為試點,在店鋪內安裝手動報警按鈕,街道上安裝聲光報警器,建立“一戶報警、十戶聯防”的鄰里互助模式,并將逐步全域推廣,提升古街的自防自救能力。在重大節日增設臨時執勤點,依托智慧煙感、視頻監控等技防手段實時監測,通過數據分析預判風險點,實現精準防控,打造“人防+技防”雙保險。
深化宣傳教育,擰緊意識“安全閥”。精準培訓強能力,對文物保護單位工作人員等開展沉浸式消防培訓,重點教授電器防火、初期火災撲救等技能,確保“會報警、會疏散、會滅火”。文化融合廣傳播,在古街入口處設置消防知識展板,將防火理念融入參觀體驗,結合古建筑文化特色,拍攝消防安全道情說短視頻等宣傳作品,通過道情傳承人進行演唱。志愿力量筑防線,組建美麗大姐志愿消防服務隊,參與日常宣傳,利用傳統節慶活動開展“消防+非遺”主題宣傳,提升公眾參與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