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煙火氣,最撫凡人心。為了讓居民的“菜籃子”裝滿“安全感”,今年以來,我省各地在農貿市場的法治監管上動作頻頻,或者推動農貿市場從“短期整治”向“常態提質”轉變,或者開展農貿市場誠信計量建設專項行動。而關于將法治融入農貿市場變革的探索,浙江省市場協會農貿市場專業委員會副會長金長很有發言權。
作為我省農貿市場“五化”建設規范起草專家組成員,金長近年來在自己管理的多家農貿市場中,將“法治”基因嵌入日常治理中,賦予充滿城市生趣的農貿市場特有的法治注腳。近日,記者走進杭州城北的崇賢前村農貿市場,聆聽金長的法治化實踐。
剛柔并濟
杭州城北崇賢街道,繞城高速與運河支流交匯處,一座灰白色建筑在晨霧中緩緩蘇醒。這是改造后的崇賢前村農貿市場,服務著周邊近十萬居民,也是金長目前管理的十余家農貿市場中的一家。
清晨4點半,崇賢前村農貿市場已是一派繁忙景象。攤主們正忙著準備開市:魚攤點亮燈光,玻璃魚缸折射出粼粼波光;干貨攤擺上香腸、咸肉;新鮮蔬菜陸續進場,為市場增添斑斕色彩。
在市場門口,一片草坪上挖土機正在重新整修。68歲的金長告訴記者,這里很快將變成一個周邊農民自產自銷區,還是免費入駐的。一旁的臨時“農民自產自銷區”里,來自崇賢街道的一名大嬸認真將剛剛摘下的枇杷擺好,“以前想擺攤,又怕城管和交警;現在好了,有了專門的區域供我們擺攤,安心多了?!?/p>
這是金長推行的“柔性治理”實踐。針對城鄉結合部農民隨機擺攤的問題,他專門劃出區域,進駐的農民無需繳納任何費用,但是銷售的食品需要納入統一監管?!斑@樣既能留住煙火氣,又能守住安全底線。”金長說。
說起金長的管理之策,他的徒弟、崇賢前村農貿市場經理方均明用剛柔并濟形容,“只要是跟食品安全有關的,金師傅都是嚴格管理”。他回憶,2003年,金長被安排管理古蕩農貿市場。當時,古蕩農貿市場還是個露天集市,問題也不少。金長上任首月,就頂著壓力推行“三知道”鐵律,即源頭可溯的商品準入“早知道”、快速處置的問題食品“馬上知道”、透明監督的信用信息“全知道”,并制定相應的規范舉措,比如《不合格商品處置規范》,就細化到“銷毀過程需雙人錄像、商戶簽字確認”。方均明說,金師傅常教導他們,法治是“安全帶”,只要各項措施都依法依規做好,商戶就能感覺到被保護的善意。
一系列有力舉措下,曾經問題多多的古蕩農貿市場,很快蝶變成全省“五星級農貿市場”。
信用聽證
“信用不是掛在墻上的獎狀,而是砧板上的公平?!苯痖L指著崇賢前村農貿市場每個攤位的電子屏,告訴記者,這里實時顯示信用星級,如果商戶沒及時更新檢疫證明,就會被降級。
原來,崇賢前村農貿市場每月都會組織“信用聽證會”,同時推行“法治積分制”,積分既來自商戶參加食品安全法培訓等活動,也來自消費者對商戶的服務打分。 “‘信用聽證會’是常態化的,一般每月中旬舉行。如果有發生典型案事件,不論是外地的還是我們市場的,我們第二天甚至當天就會組織商戶舉行‘信用聽證會’?!?/p>
記者采訪當天,剛好碰上要舉行“信用聽證會”。忙過中午一陣,在農貿市場二樓的會議室里,商戶們一邊吃飯,一邊參會。
“上周,有顧客投訴水產區有積水,當天我們就加裝了防滑墊。這名水產區的商戶是要扣信用分的?!苯痖L開門見山,“另外,我們早上在一家賣肉攤位發現,有兩處豬肉淋巴沒有剔除?!彼屵@個賣肉的商戶自己說說,商戶難為情?!皩幙缮儋u十斤肉,不能放過一克問題肉?!苯痖L說。“對,這句話在《食品安全承諾書》的首頁里有,我們都簽字了?!逼渌虘魬偷?。
緊接著,金長又轉頭對另外一個經營熟食的商戶說,“兄弟,你早上工作時雖然戴了口罩,但沒遮住鼻子,早上已經提醒你了,你以后要注意。下次要是再犯,可是要扣信用分的?!鞭r貿市場還推行“首違不罰”制度,對于初次輕微違規者,需參加相關考試,合格后才可免于處罰。
會議結束時,金長順手塞給一名蔬菜商戶一本《農產品質量安全法》漫畫手冊,“可以時不時查查化肥的配比?!彼嵝颜f,曾經有個農藥超標案,菜農賠了8萬多元,“你看多不劃算,我們還是要守法經營”。
走出會議室,記者在市場的二樓看到了增設的“法治文化角”,食品安全法等被改編成漫畫故事,一旁的“銀發服務臺”上提供老花鏡、急救藥箱等,甚至還有理發區域?!半y道不擔心理發區的頭發絲飄到市場里嗎?”記者問。金長一聽,笑了,“這個問題我們和商戶在‘信用聽證會’上討論過,大家早就考慮到了。理發區域沒有安裝風扇,而是裝了空調系統,周邊又設置了兒童游樂區域,較遠的區域才安排了水產檔口,布局較為合理?!苯痖L說,過去的老市場里可以理發,所以他們在改造時特地保留了理發檔口,而且價格也不貴,15元一次,“我們希望老百姓走進農貿市場就可以體驗到一站式服務”。
智慧數治
在崇賢前村農貿市場進門處,一塊電子大屏上清晰寫著“信用公示屏”五個大字,上面實時顯示當日的信用等級:綠色笑臉代表合規,黃色哭臉觸發預警,紅色是停業標。此外,大屏幕上還有檢測合格率數據、消費者滿意度、市場的實時人數。比較特別的是,上面還展示區塊鏈存證系統——每份檢測報告自動生成不可篡改的數據,直觀地顯示在大屏幕上,后臺直通市場監管平臺。
更多數治場景在農貿市場出現。金長告訴記者,他們開發了“菜場云”小程序,居民如果想在“自產自銷區”銷售農副產品,可提前在線預約免費攤位,系統自動推送檢測結果。農貿市場還創新實行“時空網格化”管理,讓管理動線更加清晰和智慧:凌晨4點巡查進貨票據,7點協助理貨,9點啟動“食品安全+消防+衛生”三位一體巡查,16點二次復檢。而這套管理動線,也是金長目前管理的十余家農貿市場的統一標準。
更讓記者驚訝的是,金長還將AI巡檢機器人也引入了農貿市場,“既規范了巡檢作業,也提升了巡檢效率”。
暮色漸濃,下午6點左右,農貿市場的人潮漸漸退去,商戶們開始忙著打掃衛生,盤點當日銷售情況,盤算明天的進貨品種和數量。晚上7點半,農貿市場正式打烊,關閉市場的電燈,拉下最后一道卷簾門,金長一天的工作結束了。將自己定位為“市井煙火中的食品安全守護者”的金長,正是這樣日復一日,讓那些食材化作居民餐桌上的安心與溫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