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產,事事關乎民生。11月26日,省檢察院、省安委辦聯合舉辦“公益訴訟守護群眾身邊安全”新聞發布會,通報安全生產領域檢察公益訴訟開展情況,并發布一批典型案例。
記者從發布會上了解到,今年3月以來,省檢察院聯合省安委辦部署開展“檢察公益訴訟助力安全生產風險隱患排查整治專項行動”,聚焦電動車充電環境、特種設備、高層建筑、道路交通、燃氣安全等方面安全風險隱患督促整治,守護老百姓身邊的安全,也為全省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安全穩定環境。
電動自行車安全問題突出,進樓入戶、飛線充電、非法改裝等,存在嚴重安全隱患,由此引發的安全事故也頻頻發生。對此,省檢察院把涉電動自行車安全問題作為監督重點之一,在全省組織開展電動自行車消防安全領域公益訴訟專項辦案,辦理相關案件79件。杭州、紹興等地檢察機關推動相關部門投入6500余萬元,對住宅小區、商業大廈等電動自行車充電場所、充電柜建設改造,促進行業安全規范發展。
針對燃氣、高層建筑等安全問題,檢察機關以辦案推動職能部門加強排查整治,消除風險隱患。平湖市檢察院通過制發檢察建議、提起訴訟等方式,督促案涉物流中心商業用房完成消防整改,保障了80余家進駐企業的生產經營安全,并推動相關部門加強日常監管,檢查各類場所1800余家,整改隱患600余處,行政處罰30余件。
杭州、寧波、臺州等地積極與檢察機關溝通,依法糾正煙花爆竹零售點與居住場所等人員密集場所設置在同一建筑物內問題,查處違法案件,及時消除安全隱患。如杭州市臨安區應急管理部門通過數字化手段對零售點進行篩查測距,并利用無人機等進行現場復核,6個零售點的煙花爆竹經營許可證被依法查處并撤銷。
安全生產,更重要的是關口前移,做好預防。全省檢察機關依托數字化手段,研發應用安全生產領域大數據法律監督模型10余個,通過數據分析、對比、挖掘等方式排查安全生產風險隱患,發現監督線索。嘉興市秀洲區檢察院從辦理的刑事案件中發現問題線索,經過深入調查,發現某品牌滅火器存在類似違法問題,遂督促相關部門依法履職,更換7000余具尚在使用的偽劣滅火器。
省檢察院黨組成員、副檢察長過孟超介紹,專項行動開展以來,全省檢察機關共立案辦理公益訴訟案件420件,同比增長47.6%。據了解,聚焦安全生產,全省檢察機關將加大監督力度,強化源頭治理、系統治理,強化與省安委辦等部門的協同配合,為安全生產提供更強大的法治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