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4日,浙江省公安廳召開打擊治理電信網絡詐騙犯罪工作新聞發布會。
今年以來,浙江公安實現了電信網絡詐騙案件“三降三升”工作目標——受理數、損失數、重大案件數同比分別下降12.2%、35.7%、51.8%;破案數、抓獲數、追贓挽損數同比分別上升12.1%、17.7%、37.1%。
主要成效體現在以下三方面——
重拳出擊,保持嚴打高壓態勢。持續開展打擊治理電信網絡詐騙犯罪專項行動,緊扣電詐犯罪生態的關鍵環節實施精準打擊。截至目前,全省累計打擊涉詐窩點1325個、涉詐黑灰產窩點1185個,追贓14.8億元;共發起全國集群戰役42個,采取刑事強制措施2845人。
科技賦能,提升技術反制能力。以“讓詐騙短信收不到、詐騙電話打不進、詐騙網站登不上、被騙資金匯不出”為目標,會同銀行、通信等部門單位強化預警反制,持續迭代反制技術,全力打造遏制電詐犯罪的“關鍵一招”。今年以來,浙江公安累計產出緊急資金預警15.3萬條,識別涉詐號碼275.7萬個、含有詐騙內容鏈接的網站9.5億個,全省案損百萬元以上重大案件數、案損數同比分別下降51.8%、46.9%。
全民動員,濃厚“浙里反詐”氛圍。緊緊依靠黨委政府,廣泛發動社會各界,建設“浙里反詐”宣防陣地,組建專、兼職反詐宣講員隊伍3226支,共計1.9萬人,在金融機構、通信運營商網點、商業街區、企事業單位等場所建設“反詐宣傳角”6117個,建立省、市、縣、鎮街、村社、網格六級反詐預警勸阻專業隊伍2685支,今年通過電話、見面勸阻工作避免群眾損失40.7億元。
會上,浙江公安公布了一起典型案例。
11月29日,杭州富陽警方發現,在某公司工作的胡大姐以發放員工工資名義在銀行網點預約取現280萬元,并將現金裝進拉桿箱后放到自己車上開走。半小時后,警方在富春街道一老小區弄堂內找到了胡大姐,280萬元現金在最后關頭保住了。
“我省打擊治理電信網絡詐騙犯罪雖然取得了一定成效,案件高發多發態勢得到有效遏制,但當前電詐犯罪形勢依然嚴峻復雜,反詐工作仍然面臨長期性、艱巨性、反復性?!笔」矎d相關負責人表示。
會上,浙江公安還對外公布了電信網絡詐騙的新趨勢。從涉及我省的電信網絡詐騙類型看,刷單返利類、虛假網絡投資理財類、冒充電商物流客服類、虛假購物(服務)類、虛假征信類等5類犯罪為主要犯罪類型;從犯罪手法看,犯罪集團善于利用FaceTime、屏幕共享等新技術新業態與受害人建立通聯、竊取個人信息、實施詐騙,且詐騙“洗錢”手段也更加隱蔽,從原來通過銀行卡轉賬,逐步轉向上門取現金,蠱惑引導受害人購買、寄遞黃金,以及虛擬貨幣交易等方式轉移資金;從詐騙組織形式看,詐騙集團金主、頭目和骨干往往躲在境外,誘騙年輕人赴境外從事詐騙活動,組織化特征日趨明顯。
“莫做電詐‘工具人’!”會上,浙江公安相關負責人喊話。隨著《電信網絡詐騙及其關聯違法犯罪聯合懲戒辦法》的正式施行,今后,國家將對電詐“工具人”采取金融懲戒、電信網絡懲戒、信用懲戒等嚴厲措施。請廣大群眾自覺遵守法律,不做電詐“工具人”,同時也要在日常生活中注意甄別,防止被動成為電詐“工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