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7日,臺州市公安局召開知識產權刑事保護工作新聞發布會。
據介紹,臺州公安機關創新推出《關于加強知識產權刑事保護十五項舉措》,構建起“法治守護、自治防范、共治聯動、智治賦能、善治提效”五治融合的知識產權刑事保護臺州模式,持續優化本地營商環境。
企業是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撐,臺州公安以護航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為出發點,開展知識產權刑事保護工作,訪企所需、助企紓困,幫助企業提升自我防范能力。
比如,臺州公安組建知產警官隊伍,根據企業實際需求分級分類開展服務;同時,組建知產守護聯盟,為企業調解糾紛、解答知識產權問題,實現多渠道保護企業知識產權。此外,臺州公安還完善“多跨協同”治理體系,建立知產行刑銜接機制,進一步形成打擊整治工作合力。
在守護“臺州品牌”知識產權上,臺州公安也交出了一張漂亮答卷——2024年以來共偵破知識產權類部督案件4起,全省第一;破獲某知名上市公司被侵犯知識產權系列案件,為企業挽回損失超3000萬元;聚焦區域性亂象,以刑事打擊推動產業升級,梳理行業監管薄弱環節和風險隱患,利用“一類案一建議”“三書一函”等方式提示風險,做好治理下半篇文章。
在發布會上,臺州公安針對有些企業知識產權保護意識不足的問題,特意發出提醒:企業要在人員管理、涉密信息保護和商業秘密維權等方面做好防范商業秘密犯罪工作,提升企業自防能力建設。
比如,對入職涉密崗位人員簽訂相關保密協議,并常態化進行商業秘密保護培訓,使在職員工對商業秘密可能泄露的異常狀態及承擔法律后果保持足夠警覺;在涉密信息保護方面,要加強文件資料管理、賬戶電子信息管理和涉密區域管理等;一旦發現商業秘密權利被侵權時,企業可依法采取下列方式進行維權,將危害和損失控制在最小限度:一是向市場監督管理部門舉報投訴、二是向公安機關控告、三是申請勞動仲裁或商事仲裁、四是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五是向人民檢察院提起商業秘密訴訟活動法律監督等、六是對涉及國家秘密的立即采取補救措施,并向當地公安機關、國家安全機關和保密行政管理部門報告。
會上,椒江、玉環警方分別通報了銷售假冒某知名品牌鞋子案件和假冒浙江蘇泊爾股份有限公司注冊商標系列案件的偵破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