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照顧老媽,下個月我來接。”近日,哥哥李偉(化名)笑著向妹妹李麗(化名)和母親張老太揮手道別,“母親將我們一起帶大,我們一起贍養母親到老?!边@溫馨的一幕,源自寧波市鄞州區人民法院成功調解的一起認定老人無民事行為能力并指定監護人的案件。
此前,年近九旬的張老太與兒子李偉共同生活。2023年患病后,老人阿爾茨海默病癥狀逐漸加重。當李偉發現母親的存折和身份證在妹妹李麗處時,擔心妹妹擅自取款,便帶母親辦理了銀行卡掛失。這一舉動引發李麗不滿,她隨后將存款取出存入自己賬戶。李偉一氣之下以母親名義起訴要求返還存款,兄妹間由此產生嫌隙。
為讓母親靜養,李偉禁止妹妹探望,并向法院申請認定母親無民事行為能力,要求指定自己為監護人。李麗則認為哥哥意在掌控母親存款,并非真心為母親健康考慮,也向法院提出監護申請。
案件承辦法官鄺榮意識到,這對兄妹同屬監護第一順位,如何指定將直接影響老人的晚年生活質量。為此,鄺榮多次組織調解未果后,實地展開走訪,向當地居委會及周邊鄰居了解情況。在調查過程中,法官特意與李偉女兒深入交流,希望這位共同親人能幫助緩和關系。“或許他們共同的親人,能夠在緩和緊張關系中起到關鍵作用?!狈ü僬J為。
在了解到法官為母親生活狀況奔波后,李麗深受感動,主動請求再次調解。同時,在女兒勸說下,李偉也意識到獨自照顧母親的困難。
法官立即組織兄妹再次會面。調解中,法官從親情角度出發,講述張老太撫養子女的不易,引導雙方擬定合理的監護方案。最終,兄妹達成和解:共同擔任監護人,輪流贍養母親。李偉當場撤回存款返還訴訟。
“謝謝你,鄺法官!”簽完協議的李麗給了法官一個感激的擁抱。一周后交接母親時,許久未見女兒的張老太開心地笑了。
結案后,法官仍定期回訪。經歷這場風波,兄妹二人終于明白:血濃于水的親情最珍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