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四月,安吉縣天荒坪鎮余村露營基地旁,櫻桃綴滿枝頭,游客踩著松軟的春泥,望向整齊的帳篷區與嫩芽初綻的山林,笑著對巡邏民警感慨:“景色美、秩序好,玩得舒心!”
從“楓橋前哨”到“基層善治”
看著終于建好的房子和圍墻,陳老伯百感交集。去年陳老伯建造新房準備向外打圍墻,遭到鄰居阻攔。兩家人祖輩間就有矛盾,已持續了四十多年,村干部調解多年未果。
得知陳老伯和鄰居都是退伍老兵后,天荒坪派出所教導員胡承林帶著“老兵”先鋒調解隊前去調解,多次努力后,將兩人的心結逐漸打開。如今,兩戶人家都順利重建圍墻,還留出了中間兩米寬的空間,被村民稱為當代“六尺巷”的故事。
天荒坪派出所創新建立“一網兜底、兩翼聯動、五隊攻堅”大調解體系:“一網”即天荒坪鎮大調解共治網,“兩翼”即調處涉創業青年矛盾的大余村警務站和快速處置涉旅矛盾的江南天池旅游警務站,“五隊”即“銀發”解憂調解隊、“老兵”先鋒調解隊、“消協”維權調解隊、“林間”守望調解隊、“商會”聯盟調解隊,全力化解各類矛盾糾紛,陳年積怨也已化解了22起。
依托平安建設營造的優質營商環境,近三年,天荒坪累計吸引數字經濟、戶外經濟等新業態項目82個,帶動村集體經濟增收超千萬元?!斑@里既有山水生態之美,更有基層治理的溫度?!眮碜陨虾5?0后創客林悅道出了入駐企業的心聲。
從“人海戰術”到“數智賦能”
走進天荒坪派出所,就可以看到余村電子沙盤——景區人流熱力、車流軌跡、停車飽和度等數據實時跳動,145處智能感知設備織就全域“感知網”,動態監測預警系統正對道路容量、生態風險等要素進行智能研判。
“過去靠‘鐵腳板’巡山,現在用‘數據鏈’守山?!敝蛋嗝窬伻式茌p點屏幕,系統生成最新數據,“去年旅游旺季,我們提前預判游客超載風險,增派30%警力疏導,結果擁堵投訴明顯下降?!睌底只D型不止于“一屏觀全域”,無人機巡航河道智能識別非法采砂;紅外相機捕捉驢友偏離游覽路線;民警張忠心創新的“釘線路、釘區域、釘風險、釘人員、釘問題”五釘工作法與數智系統深度融合后,全域隱患巡查從數日縮短至2小時……
在“人力+科技”的雙輪驅動下,85名護林員、民宿主等組成的“生態合伙人”化身山林“移動探頭”,900余名志愿者構建起立體防控網絡。針對露營基地、網紅咖啡等新興業態,天荒坪派出所創新“企業自治+協會共治+網格精治”三維管理模式,民宿產業集群區的“章警官生態管家工作室”,通過“一項目一檔案”實現全周期護航。全市首支旅游警察隊伍、15個景區75名安保力量構建的“30分鐘聯動圈”,配合“警情快處、矛盾快調、案件快辦”三快工作法,使涉旅糾紛化解效率提升35%……從生態守護者向發展護航者轉型,天荒坪派出所正不斷創新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