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行救生圈”來了!6月16日,紹興市越城區富盛鎮青龍山水庫岸邊多了一抹亮眼的橙紅——隨著民警操控手中的遙控器,一個橙紅色的救生圈瞬間起飛,在水面設定位置精準懸停。
“這是我們的‘空中救生員’,一架按救生圈標準打造的無人機,首批設備已在各鎮街重點水域部署完畢?!苯B興市公安局越城區分局情報指揮中心副主任許彥驊介紹。又到夏季溺水高發期,越城公安通過“科技+共治”雙輪驅動,筑牢防溺水生命防線。目前,“飛行救生圈”已進入實戰演練階段,將成為守護水域安全的新“神器”。
“飛行救生圈”重4.5千克,四周設有醒目繩索把手,方便落水者抓握抱持,便于救援人員快速拿取。同時,前端搭載防水云臺相機與紅外雙光系統,既能實時回傳搜救畫面,也能在夜間清晰定位落水者。一旦發現有人落水,救援人員可迅速操作遙控器,使其以飛行姿態精準抵達1公里范圍內的落水點。
“這個‘救生圈’從起飛到抵達大型水庫中心水面只需幾秒或幾十秒,大大提高了水上救援成功率?!痹S彥驊介紹。“飛行救生圈”的操作要求高于普通無人機,飛手需經專業培訓,同時設備運行需周邊無人機機巢支持。因此,首批設備優先部署于富盛、鑒湖等地的大型水庫周邊。
“飛行救生圈”也是越城公安打造“空中110”的一個縮影。今年以來,越城公安通過創新構建空警指揮體系,在城市上空編織起一張空地一體、數智融合的安全防護網。目前,全區已有10處無人機機巢投入使用。
除了“飛行救生圈”,越城公安還依托其他科技手段提高溺水防范水平——依托大數據繪制“防溺水數字地圖”,實現對全域涉水風險點的“一圖掌控”。全區各危險水域部署103套“水域哨兵”智能預警設備,可依據環境設定條件,實現智能感知、人員“觸網”自動預警、語音勸離、多跨推送、一鍵救援,累計發出預警21801次,處置率達100%。同時,溺水警情高發區域有無人機固定巡航,通過算法識別野泳者并推送信息,地面警力與空中喊話隨即聯動勸阻。
此外,越城公安還聯合教體、應急等部門制定《越城區防溺水工作方案》,健全巡邏、救援與培訓機制。位于市奧體中心的全市首家水域救援培訓中心已對救援隊、網格員及“越泳士”開展各類培訓1.2萬余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