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格化管理、組團式服務”這一模式最早于2007年在舟山市普陀區探索實踐,并逐步發展成為全國基層社會治理的創新典范。如今,普陀區委社會工作部繼續以桃花鎮為試點,進一步打造“海上網格”融治模式,積極探索黨建引領共治網格、直播電商助力共富網格等模式,讓“海上楓橋”升級版建設和“法助共富”專項行動走深走實,實現海陸網格工作統籌發展大格局。
黨建引領“海上共治網格”
“普陀區的海上網格按照船舶劃分和養殖區劃分兩種方式。每個海上網格按照‘1+1+X+N’模式配備服務管理人員?!逼胀訁^委社會工作部副部長兼社會治理中心黨組書記、主任繆增輝說。
截至目前,普陀區國內海洋漁船總共1767艘,被劃分為251個編組,其中193艘為黨員先鋒船,發揮著模范帶頭作用?!敖衲晡覀冞\用伏休期間船東船長‘面對面’教育、小班化教育等機制,推動編組長、黨員船員擔任‘海上老娘舅’,參與漁事糾紛調解、法治建設,實現法治建設從岸上延伸到海上,積極構建‘黨員編組帶頭示范’的全域海上‘融治理’模式?!逼胀訁^海洋經濟發展局安全科科長穆黎敏表示。
普陀區的遠洋捕撈漁船總共360艘,按照一家企業劃分為一個網格或就近辦公的企業劃分為一個網格,每艘船為一個微網格原則。今年3月,普陀區14艘遠洋漁船編組為1個專屬海上網格,奔赴北太平洋海域,開展為期6個月的捕撈作業。出發之前,普陀區對這批漁船上的176名遠洋漁民進行了法治培訓,并為其中42名職務船員頒發了漁船“指導員、治安員、安全員”聘任證書。
“今年,普陀區對遠洋漁船治安管理員隊伍進行調整增補,將原按‘一船二員’標準配置調整為按‘一船三員’配置,即每個網格中的船長為指導員,大副為治安員,魚撈長為安全員,3人各司其職,協助公安機關處置漁場上一般性糾紛治安案件,努力踐行‘小事不離船、大事不出港、矛盾糾紛化解在海上’和‘海上楓橋’升級版建設新目標。”普陀區遠洋漁業行業協會秘書長吳全康說。
遠洋漁船海上網格充分發揮黨建引領作用。船長黃賢慧是“最美遠洋漁業人”,30年的遠洋船長經歷中,他曾管理千余名船員,調解百余起矛盾糾紛。
“遠洋漁業生產條件艱苦,尤其是公海作業海上停留時間長、勞動強度大、生活枯燥、人員思想情緒不穩,很容易引發各類糾紛。”黃賢慧回憶,多年前,一名船員因瑣事與其他船員發生矛盾,偷偷將對方的靴子和垂釣工具扔進公海。黃賢慧通過監控找到了這名船員。他的行為顯然違反了治安管理有關規定和公司的規章制度。但黃賢惠并未當眾責怪他,而是把他叫到駕駛室批評教育,勸誡其認識并反省錯誤。最終,這名船員心服口服,寫下保證書并賠償了損失,一起漁船治安糾紛就這樣得到了圓滿解決。
直播電商
助力“海上共富網格”
在“海上網格”管理體系中,數字技術正成為連接海洋經濟與新興業態的重要紐帶。
“舟山海礁又到了一年一度的春鱸季。我帶大家觀賞下什么是‘一半海水,一半鱸魚’的壯觀景象?!卑ナ瞧胀訁^一艘近海捕撈漁船的黨員船長,他一邊海釣一邊直播。“你們看,這條海鱸魚有個1米長,至少10公斤?!碑斕欤ゴ峡偣踩?,一共釣了100多公斤海鱸魚。觀看直播的顧客,邊點贊邊下單,海鱸魚很快賣出了一大半。
目前,近海捕撈漁船除了通過直播帶貨,還會通過“普漁樂”綜合服務平臺來售賣海魚。該平臺整合1900余艘作業船只(微網格)、600余家批發商及加工企業資源,將“航行的支部”黨建優勢轉化為直播電商發展動能。這種“黨建共建+產業鏈”模式,既解決了漁業資源分散、產銷對接不暢等傳統痛點,又讓海產品增值收益更好惠及漁民群體,走出了一條具有舟山特色的“藍色共富”之路。
此外,近海捕撈漁船也會通過舟山國際水產城新電商園區售賣海魚。園區構建了黨建引領下的“一條魚”全產業鏈直播生態,2024年線上交易額達9.1億元,培育的8個專業直播團隊完成帶貨規模超2億元,全年直播突破萬場,印證了網格化管理和數字經濟融合發展的可行性。
普陀的養殖區海上網格,通過將管理人員轉型為數字化網格聯絡員,不僅延續了海上治理功能,更借助直播電商打開了海產品上行新通道。這種“網格+電商”的創新模式,使“海上網格”煥發出產業升級的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