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法律服務圈真好,視頻法律咨詢太方便了,心里的大石頭終于落地了。”
最近,杭州市蕭山區蜀山街道的蔡奶奶和老伴兒因瑣事起了紛爭,家里氣氛沉悶,讓她不知如何是好。發愁之際,蔡奶奶突然想起社區里張貼的“15分鐘公共法律服務圈”地圖指引牌,就按圖示順利找到家附近的公共法律服務點。社區調解員耐心引導她使用手機端的“浙里辦”支付寶小程序,進入公共法律服務專區,通過視頻法律咨詢連線律師。律師給出了專業建議,再加上調解員的悉心調解,蔡奶奶和老伴兒終于重歸于好。
據浙江省司法廳相關負責人介紹,浙江全域推進“15分鐘公共法律服務圈”建設,努力讓人民群眾“在城區步行15分鐘、鄉村騎行15分鐘、偏遠山區或海島車行15分鐘,即可享受到便捷高效的公共法律服務”。
經記者實地體驗,在浙江,群眾可以通過“15分鐘公共法律服務圈”地圖指引牌,掃碼“一圖導航”到公共法律服務站點,站點服務人員根據省司法廳統一印發的線上線下融合服務操作指引,對視頻咨詢、法律援助在線申請、企業法治體檢在線預約等74項服務產品提供指引、幫辦,有效打通了公共法律服務“最后一公里”。為此,浙江省委社會工作部還將其列入村(社區)組織掛牌“白名單”。
今年以來,我省在村(社區)、開發區、商業區、群團組織等張貼地圖指引牌3.7萬塊,提供法律咨詢、法律援助、調解、公證等線上線下融合服務300余萬件,服務對象“一事一評”滿意率98.4%。
群眾滿意,是“15分鐘公共法律服務圈”的最美獎章,也是浙江加快推進現代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的初心所在。浙江各地在推進“15分鐘公共法律服務圈”建設中,還結合當地特色產業,創新推出各類涉企增值化公共法律服務產品,忠實踐行“法治是最好的營商環境”的宣言。
前不久,衢州市某企業出現較大的流動資金缺口,亟需通過融資8.5億元來渡過難關。考慮到金額大、時間緊迫,且存在較大融資法律風險,企業負責人急得團團轉。這時,他想起了前段時間看到的“15分鐘公共法律服務圈”,抱著試試看的想法,通過“浙里辦”公共法律服務專區“一圖導航”,找到了設在市民中心的公共法律服務窗口。入駐窗口的衢州市信安公證處迅速受理,排除多重融資障礙,依法為企業辦理了賦予強制執行效力的債權文書公證,并制定了一套定制化“套餐式”服務,成功解決企業資金難題,僅用3天時間,就幫助企業順利融資到位,還為企業減免公證費用5.6萬元。
記者了解到,浙江聚焦“有形、有效、有感、有聲”覆蓋的服務目標,通過推廣1個全省“一站式”線上平臺,夯實市縣鄉村4級實體站點,拓展開發區、商業區、群團組織等N個服務網格,有效整合法律咨詢、法律援助、調解、法治宣傳、律師、公證、司法鑒定、仲裁等法律服務資源,將公共法律服務延伸到最基層“神經末梢”,有效回應人民群眾對公共法律服務的新需求、新期待,打響了“您身邊的法律顧問”服務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