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感謝您了,今年過年我們終于可以一家團圓了!”近日,衢州市公安局柯城分局龍亮團圓工作室負責人徐星亮打電話給杜新華時,杜新華興奮地告訴他說,他在上海媽媽身邊陪了幾天后,已經回到內蒙古,準備春節期間帶著子女一起到上海與親人團聚。
杜新華出生在江蘇泰州,66年前,幼小的他便與母親分離。長大后,回自己家看看、看看自己的母親,是他最大的夢想。
不久前,在徐星亮和江蘇省江陰尋親志愿者協會的幫助下,杜新華從內蒙古鄂爾多斯趕到上海市金山區呂巷鎮,見到了已經88歲的媽媽周玉明以及兄弟。
時間回溯到20世紀60年代初,在黨和政府關懷下,3000多名孤幼兒從上海、江蘇等地被送到內蒙古,在草原牧民撫養下長大,寫就了“三千孤兒入內蒙”的一段歷史,他們因此被稱為“國家的孩子”。杜新華便是其中一個孩子。他與其他孤幼兒一起,跨越了大半個中國,來到廣袤無垠的大草原,融入了蒙古族家庭,在鄂爾多斯市達拉特旗安了家。
一甲子歲月輪轉,如今68歲的杜新華已光榮退休,養父母去世后,他尋根的想法也越加強烈,“回顧我的大半生,最大的遺憾莫過于至今未能找到江南的親人?!?/p>
多年來,杜新華一直通過各種渠道尋找親人。七八年前,杜新華向江陰尋親志愿者協會尋求幫助,由于當時條件限制,尋親一直未果。直到今年10月初,江陰尋親志愿者協會聯系到衢州柯城公安龍亮團圓工作室,請求協助查找杜新華的家人,尋親終于有了眉目。
徐星亮接到相關信息后,分析出杜新華的宗親血脈很可能在安徽蕪湖和江蘇泰州等地。尋親志愿者聽取了他的建議,趕往安徽蕪湖,打聽得知蕪湖這一脈的宗親就是從江蘇泰州遷移過來的,之后志愿者又馬不停蹄地趕到江蘇泰州。
11月初,經過走訪排查,尋親志愿者確定了杜新華的祖籍就在江蘇省泰州市高港區野徐鎮彭家,并了解到當年家族中有一脈族人就是在上世紀遷至上海定居的。尋親志愿者吳霞第一時間聯系上了在上海的彭家族人彭永亮。電話中,彭永亮透露,當時因為家境貧困,自己確實有個弟弟被送去了上海孤兒院。后來生活條件改善,家人前往孤兒院打聽,得知孩子已被送往內蒙古,多年來也一直無處尋找。吳霞立即將這一關鍵線索告訴了徐星亮。
11月11日,徐星亮趕到上海市金山區呂巷鎮,在呂巷派出所的協助下,找到了彭永亮,成功采集了其母親周玉明的血樣。
幾天后,喜訊傳來:杜新華與周玉明,DNA比對成功!杜新華就是周玉明的親生兒子!
12月15日,上海市金山區呂巷鎮的周媽媽家門口人頭攢動。
“我終于找到媽媽了!”兩鬢斑白的杜新華見到媽媽的一瞬間哭得像個孩子,身穿著蒙古族傳統服飾的他,雙膝跪地,親手為媽媽獻上哈達。
“媽媽,媽媽,您身體還好嗎?”杜新華眼中噙滿淚水,一聲聲呼喊,難掩心中的激動和喜悅。患有阿爾茨海默癥的周媽媽,仿佛突然恢復了記憶和認知,溫柔地回復了一句“媽媽好的,兒子、兒子……”
“自從知道哥哥要從內蒙回來了,我就開始學內蒙歌曲,就想和哥哥一起唱一首歌!”弟弟彭永高在團圓飯桌上和杜新華放聲歌唱,唱著唱著,相擁而泣。
“我希望在媽媽有生之年,把媽媽接到內蒙古去看看我長大的地方……”杜新華說。
據了解,龍亮團圓工作室是浙江團圓聯盟成員之一,截至目前,已幫助265對離散家庭實現團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