苕溪綠水潺湲,穿越杭州臨安城區,流過錦城街道,孕育了錢王故里的悠久文化,也見證了城市的發展變遷。如今的錦城街道,作為臨安區委區政府所在地,區域面積61.57平方公里,下轄4個行政村、19個社區、9個股份經濟合作社,常住人口18萬,其中流動人口4萬余人。在經濟社會蓬勃發展、活力涌動的同時,外來人員眾多、矛盾糾紛多元、業態種類多樣等現狀,也對錦城街道基層治理提出了新挑戰。
為進一步提升基層治理效能,錦城街道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謀劃矛盾糾紛和社會風險排查工作。今年11月,錦城平安共治中心投入試運行,派出所、司法所、法庭、共治中心的“兩所一庭一中心”聯動機制進一步完善,打造了有速度、有法度、有溫度的處置團隊,同時開展個性化服務,打通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里”。
快速響應,高效聯動
“我鄰居家發生糾紛,請你們快來處理一下?!苯眨\城平安共治中心接到一起緊急報警。指揮室迅速響應,通知值班民警和街道工作人員前往現場。
原來,夫妻雙方因為在孩子教育問題上有分歧而發生爭執,丈夫情緒激動之下打了孩子。在街道工作人員和民警的共同努力下,丈夫認識到了自身錯誤,糾紛得到妥善解決。
事件的快速、圓滿解決,得益于錦城平安共治中心指揮室的高效指揮。指揮室快速調度、有效分流,配合街道和派出所24小時雙值守,實現雙向聯動、指揮協調和數據共享。事件發生后,任務指令能夠第一時間下達,街道和派出所也能迅速傳遞和交流信息,大大提高處置效率。
此外,指揮室還負責中心建設工作,做好指揮調度、視頻分析和研判閉環的培訓指導,對重點矛盾協同治理,確保治理時效。
錦城平安共治中心有關負責人表示,中心以指揮室為依托,實現街道和派出所“雙腦聯動、手腳協同”,促進警網協同提檔升級,努力提高基層治理效率和整體工作水平。
源頭預防,多元化解
不久前,錦城平安共治中心接到報警稱,轄區內發生糾紛,處警民警、工作人員趕至現場后迅速將涉事雙方分開,了解事情經過后先安撫雙方情緒,并約好給對方一個晚上的“冷靜期”。
次日,在平安共治中心,雙方客觀陳述了酒后發生沖突的全過程。了解糾紛根源和雙方訴求后,街道聯動派出所民警、大眾評審團成員等多元力量,組織雙方多次調解,從法理情三個層面解開當事人心結,最終成功化解了這起糾紛。
據介紹,近年來,街道創新探索“4+X”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機制,聯動派出所、司法所、律師事務所、共享法庭4支力量,邀請大眾評審團成員、心理醫生、公益寸草心組織成員等社會力量共同參與,形成強大調解合力。在此基礎上,指揮室通過收集群眾線上線下求助、民警日常走訪等方式,源頭排查矛盾糾紛并分析研判風險隱患,根據糾紛類型迅速組建起相應的專業調解隊伍,確保矛盾糾紛能夠得到及時有效化解。
在這種模式下,警務和非警務類警情都能夠一窗受理、全域化解,同時通過見面回訪、風險評估、跟蹤治理三步驟,降低矛盾糾紛重復發生的可能性,杜絕“案結事未了,一事多警”的現象。針對復雜高風險的重復警情,派出所會同街道平安辦研究專項治理方案,聯動多方力量,發揮各方職能,共同化解糾紛。
反詐聯防,和諧共建
“刷單返利類詐騙警情數量最高,手法變化最多,引流方式最多樣,形勢變化最快,與其他詐騙手段融合度最高?!苯眨阱\城街道開展的反詐直播中,民警通過講解案例、拆解騙術,幫助市民識別詐騙陷阱。
“現在的老百姓已經習慣在網上獲取資訊,所以我們的反詐宣傳也向線上發展,反詐直播間應運而生。”錦城平安共治中心有關負責人表示,每次直播前,中心都會發布直播預告,把直播地址和二維碼發給反詐聯絡員,由他們轉發告知廣大群眾,提高直播收看覆蓋面,并對直播進行錄像方便群眾回看點播。截至目前,中心已直播2場次,受眾6000余人次。未來,中心將以每月至少安排2場次的頻率開展反詐直播宣傳。
同時,中心設置線下反詐喚醒室,對詐騙受害者進行沉浸式宣教,通過宣傳海報圖片、視頻,結合針對性的警示案例,直觀生動地展現電信網絡詐騙的各種手段和危害。
中心還打造了一支由反詐社工、心理醫生、公益律師等人員組成的反詐專家聯動勸阻隊伍,面對面與潛在風險受騙者溝通,通過情節演繹、案例分析等方式,幫助潛在受騙者認清真相,提高警惕性。
為進一步拓寬錦城平安共治中心工作的深度和廣度,街道通過引入社會力量、專業調解組織等,在轄區分布建設反詐中心、矛調中心、出租房屋服務中心等多個分中心輻射場景,作為平安共治中心的延伸,形成“鋒偉工作室”等矛盾調解多元主體聯動治理格局,夯實基層治理基礎。